百词典

《自遣四首》

时间: 2025-05-02 01:45:58

诗句

是非得失一区区,蚊蚋啾啾共一壶。

不学退之求羽翼,惟凭一梦到华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5:58

原文展示:

是非得失一区区,蚊蚋啾啾共一壶。 不学退之求羽翼,惟凭一梦到华胥。

白话文翻译: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是非得失显得微不足道,就像蚊蚋在同一壶中啾啾作响。 我不学韩愈那样追求权势和地位,只愿凭借一个梦境到达理想的华胥国。

注释:

字词注释:

  • 区区:微小,不重要。
  • 蚊蚋:小昆虫,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啾啾:昆虫的叫声。
  • 退之:韩愈的字,这里指韩愈。
  • 羽翼:比喻权势和地位。
  •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度,比喻理想境界。

典故解析:

  • 华胥:出自《列子·黄帝》,描述黄帝梦游华胥国,那里没有是非得失,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面对官场纷争和个人得失时,表达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是非得失与理想境界的华胥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是非得失一区区”一句,以“区区”形容世俗的是非得失,显得微不足道,而“蚊蚋啾啾共一壶”则进一步以蚊蚋的叫声比喻世俗的纷扰,形象生动。后两句“不学退之求羽翼,惟凭一梦到华胥”,明确表达了作者不追求权势地位,只愿在梦中到达理想国度的愿望,体现了作者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是非得失一区区”,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认为这些纷争微不足道。
  • 第二句“蚊蚋啾啾共一壶”,以蚊蚋的叫声比喻世俗的纷扰,形象生动。
  • 第三句“不学退之求羽翼”,表明作者不追求权势地位,与韩愈形成对比。
  • 第四句“惟凭一梦到华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只愿在梦中到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蚊蚋啾啾共一壶”比喻世俗的纷扰。
  • 对比:通过“不学退之求羽翼”与“惟凭一梦到华胥”的对比,突出作者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超脱世俗纷争,追求理想境界。通过对比世俗的是非得失与理想境界的华胥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蚊蚋:比喻世俗的纷扰。
  • 华胥:象征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蚊蚋啾啾共一壶”比喻的是什么? A. 世俗的纷扰 B. 理想的境界 C. 权势和地位 D. 微不足道的事物

  2. 诗中“华胥”象征的是什么? A. 世俗的纷扰 B. 理想的境界 C. 权势和地位 D. 微不足道的事物

  3.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追求权势和地位 B. 超脱世俗纷争,追求理想境界 C. 对世俗纷争的无奈 D. 对权势和地位的向往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的《进学解》:表达了作者对权势和地位的追求。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自遣四首》与韩愈的《进学解》对比,前者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后者表达了对权势和地位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列子》:有助于理解“华胥”这一典故的出处和详细背景信息。

相关查询

如梦令 春暮 如梦令 五月十五夜 如梦令 如梦令 其四 步梅村先生韵 如梦令 其二 步梅村先生韵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一 元宵席上口占 如梦令 如梦令 寒食前一日,见邻家有作秋千之戏者,偶拈此调 如梦令 渔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倾销 病字头的字 片字旁的字 永世无穷 歹字旁的字 言必信,行必果 斩草除根 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诗的成语 人事不省 犬不夜吠 朴结尾的成语 戋帛 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瞒昧 鳥字旁的字 方圆可施 以剑补履 法开头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