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薛判官之越》

时间: 2025-04-28 05:46:59

诗句

时难自多务,职小亦求贤。

道路无辞远,云山并在前。

樟亭待潮处,已是越人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46:59

原文展示:

送薛判官之越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时难自多务,职小亦求贤。
道路无辞远,云山并在前。
樟亭待潮处,已是越人烟。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艰难的时局中,事情繁杂而多,我的职位虽小但也希望能找到贤良之人。
前往的道路虽然遥远,但我并不以此为辞,云山高耸依然在前方。
在樟亭等候潮水的地方,已经可以看到越地的人烟。

注释:

  • 时难:当今时局艰难。
  • 自多务:事情繁多。
  • 职小:职位微小。
  • 求贤:寻找有才能的人。
  • 道路:行走的路。
  • 无辞远:不以路远为借口。
  • 云山:指高耸的山峦。
  • 樟亭:地名,指的是樟树的亭子。
  • 越人烟:指越地的居民。

典故解析:

“樟亭”在这里是指作者送别友人薛判官的地方,樟树在古代常被用作指引方向和象征友谊。越地则是指今浙江一带,越人则是指那里的居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作传世。其诗风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交场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薛判官前往越地的场合,是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友谊的重视以及对前途的期盼。

诗歌鉴赏:

《送薛判官之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时局的艰难与个人的渺小,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开头两句“时难自多务,职小亦求贤”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人才的渴求,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强烈认同。接着“道路无辞远,云山并在前”则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乐于追求理想的决心,似乎在鼓励友人勇敢前行。

最后两句“樟亭待潮处,已是越人烟”则以自然景色和人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的送别氛围,增强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以情动人,给人以激励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时难自多务:在这个艰难的时代,事情繁杂。
  2. 职小亦求贤:我的职位虽小,但仍希望能找到贤能之士。
  3. 道路无辞远:前往的道路虽然遥远,但我不以此为借口。
  4. 云山并在前:高耸的云山依然在前方等待。
  5. 樟亭待潮处:在樟亭这个等潮的地方。
  6. 已是越人烟:已经可以看到越地的居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时难自多务,职小亦求贤”,形成了整齐的对仗结构。
  • 意象:使用“云山”与“樟亭”构建出自然背景,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送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的关切与对人才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樟亭:象征着友谊与送别的场所,具有一定的情感寄托。
  • 人烟:代表着生活气息和生机,暗示着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樟亭”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一种树
    • B. 送别的地点
    • C. 战场
    • D. 河流
  2. “道路无辞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 A. 懒惰
    • B. 不屑
    • C. 不畏艰险
    • D. 无所谓
  3. “已是越人烟”中的“人烟”指的是什么?

    • A. 人的气息
    • B. 烟雾
    • C. 生活的踪迹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强调友情的深厚和对未来的期盼。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侧重于对前途的期待与人生的哲理,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寄李献甫 宿矶上港 送才上人还雪窦寄达观禅师 题姑苏豹隐堂 暮雪 依韵和磁守王几道屯田暑夜怀寄 十九日出曹门见手牛拽车 醉中和王平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如雷灌耳 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采字旁的字 鸳鸯浦 养目 摆谱儿 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蚕丝牛毛 言字旁的字 里许 己字旁的字 鸾凤和鸣 干了 砥廉峻隅 包含钟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