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

时间: 2025-07-28 12:24:25

诗句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

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远近,笔下起风烟。

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

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

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24:25

原文展示: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
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远近,笔下起风烟。
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
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
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个官员应该明了自己的骄傲,其实真正的心志在于云间的泉水。我用笔墨描绘出新生的景象,眼前忽然出现了群山。墨色中分出远近,笔下涌现出烟雾。山间翠绿深邃的樵夫小路,湖面映出钓鱼的船只。寒气侵袭赤城的山顶,阳光照耀着武陵的田川。如果能看到名山的志向,仍然能听到隐士的篇章。这使得身处江海的游子,感到惆怅,怀念那闲适的田园生活。

注释:

  • 官知所傲:指对官位的自豪感。
  • 云泉:隐喻山中的泉水,象征清净与高远的境界。
  • 濡翰:用笔墨浸润,形容作诗时的情景。
  • 黛中分远近:黛色的山峦中,远近的景物在笔下分明。
  • 樵路:砍柴的道路,象征人们的生活。
  • 湖光出钓船:湖面上反射出钓鱼的船,描绘宁静的渔村景象。
  • 寒侵赤城顶:寒风侵袭赤城山顶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严寒。
  • 武陵川:指武陵地区,象征着美丽的田园风光。
  • 招隐篇:隐士的诗篇,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山水风光,情感深沉,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皇甫冉担任官职期间,心中虽有对官位的自豪,但更渴望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生活。诗中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以其清新典雅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的“官知所傲”引出诗人的自我认知,尽管身为官员,内心更向往的是那份自然与自由的生活。“云泉”的意象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内心的向往。接下来,诗人用“濡翰生新兴”展现了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接连描绘出“群峰”、“岩翠”、“湖光”等自然景色,生动形象,令人身临其境。

诗中所描绘的山水之美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共鸣。寒风侵袭赤城顶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身处繁华中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最后的“江海客”则指代游子,表达了对故乡闲适田园生活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厚的情感,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也有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诗人自觉身为官员,却意识到真正心向自然。
  2. 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写作过程中灵感涌现,眼前忽然出现壮丽的山峰。
  3. 黛中分远近,笔下起风烟:在墨色的山峦中描绘出远近的层次,似乎一阵风烟随之而起。
  4. 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描绘山间幽静的小路与湖面上钓鱼的船,展现生活的宁静。
  5. 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描写自然景象的对比,寒冷与温暖的交织。
  6. 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引出隐士的诗篇,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7.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最后总结,身处江海的游子对乡野生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泉”比喻高洁的理想。
  • 拟人:如“笔下起风烟”,形象生动。
  • 对仗:如“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无奈。

意象分析:

  • 云泉:象征高洁与理想。
  • 群峰:代表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湖光:象征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 寒侵赤城:表现自然的严酷与孤独感。
  • 闲田: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泉”象征什么?

    • A. 官场的骄傲
    • B. 高洁的理想
    • C. 人生的追求
    • D. 现实的生活
  2. 诗人描绘的“湖光”代表什么样的生活?

    • A. 繁华的都市生活
    • B. 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 C. 竞争与压力
    • D. 忙碌的官场生活
  3. “寒侵赤城顶”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暖和与舒适
    • B. 孤独与惆怅
    • C. 欢乐与轻松
    • D. 忧郁与压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与隐逸的理想。
  • 李白《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诗词对比:

  • 皇甫冉《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王维《鹿柴》:两者都在描绘自然美景,但王维更注重静谧与孤独的情感,而皇甫冉则在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中,融入了更多的动态景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春帖子词 定风波 获鬼章二十二韵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 东府雨中别子由 日喻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 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赋值语句 八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庆成宴 枉法取私 忘本 天荆地棘 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忧辱 喜闻乐见 心字底的字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 豕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横拖倒扯 繁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