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淡黄柳》

时间: 2025-04-30 01:45:31

诗句

晴光艳漪。

吹上修眉碧。

亸倚东风困无力。

三叠阳关唱遍。

休折尽河桥春色。

正岑寂。

絮花飘似雪。

问前度、章台陌。

但麦尘、暖飏游丝拂。

金缕抛残,鹅黄微褪,别是闲消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45:31

原文展示:

淡黄柳
作者: 钱孟钿 〔清代〕

晴光艳漪。吹上修眉碧。亸倚东风困无力。三叠阳关唱遍。休折尽河桥春色。正岑寂。絮花飘似雪。问前度章台陌。但麦尘暖飏游丝拂。金缕抛残,鹅黄微褪,别是闲消息。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碧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倚靠在东风上,懒散而无力。阳关三叠的曲子已经唱遍,劝你不要折尽这河桥的春色。此时正是宁静的时刻,柳絮飘落,宛如雪花。想问问之前在章台边的情景,只见麦田的尘土在温暖的春风中飘荡,游丝轻拂。金色的丝线已经抛弃,鹅黄色的柳条微微褪色,似乎传来了那份闲适的消息。


注释:

  • 艳漪:明亮的波纹。
  • 修眉碧:形容柳条如同修整的眉毛般清晰。
  • 亸倚:懒散地倚靠。
  • 阳关:古曲名,常用于表达离别。
  • 河桥春色:指春天的美丽景色。
  • 岑寂:静谧、宁静。
  • 絮花:柳絮。
  • 章台陌:指相思之地,常用以比喻情感。
  • 麦尘:指麦田的尘土。
  • 微褪:轻微的褪色。
  • 闲消息:指轻松愉快的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孟钿,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诗风细腻,感情真挚,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是春天的季节,诗人借春景表达内心的惆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氛围。


诗歌鉴赏:

《淡黄柳》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抒情诗。诗的开头以“晴光艳漪”引入,给人以明媚的视觉印象,唤起了春日的生机。接着,通过“修眉碧”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柔美姿态,展现出春天的温柔。诗人以“亸倚东风困无力”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状态,似乎在享受春风的抚慰,流露出对生活的淡然与随性。

“三叠阳关唱遍”的提及,不仅是对古曲的引用,也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交织,使得全诗情感更为深邃。接下来的“休折尽河桥春色”则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珍惜,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不舍。

整首诗在宁静的氛围中,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瞬间。最后的“别是闲消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似乎在诉说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光艳漪:描绘春日阳光照耀下的波光粼粼,营造出明亮的氛围。
  2. 吹上修眉碧:柳条在微风中摇曳,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柳树的美丽。
  3. 亸倚东风困无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惬意和懒散状态。
  4. 三叠阳关唱遍:提到古曲,暗示离别的情感。
  5. 休折尽河桥春色:珍惜春天的美好,不要将其完全消逝。
  6. 正岑寂:暗示环境的宁静,渗透出思绪的安静。
  7. 絮花飘似雪:柳絮纷飞,营造出柔和的春日景象。
  8. 问前度章台陌:追忆往昔,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9. 但麦尘暖飏游丝拂:描绘春风的温暖与轻柔,意象生动。
  10. 金缕抛残,鹅黄微褪:春光渐逝,柳色褪去,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11. 别是闲消息:结尾的感慨,留给读者深思的余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絮花飘似雪”,形象生动。
  • 拟人:柳条“亸倚”表现出柳树的柔美与生动。
  • 对仗:如“金缕抛残,鹅黄微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柳条与景色,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表现出一种闲适而又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阳光:象征希望与生机。
  2. 柳条:代表柔美与青春。
  3. 春色:象征繁荣与美好。
  4. 絮花:象征纯洁与轻盈。
  5. 章台:暗示爱情与怀旧的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晴光艳漪”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 A. 雨天
    • B. 晴天
    • C. 雪天
  2. “休折尽河桥春色”体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惆怅
    • B. 珍惜
    • C. 悲伤
  3. 诗中提到的“阳关”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古曲
    • C. 河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夜喜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钱孟钿的《淡黄柳》与李白的《将进酒》均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前者更侧重于春日的宁静与自然的柔美,而后者则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与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不同:一个是闲适的思考,另一个是激昂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

相关查询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 宫人斜绝句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城门院在遗补院东) 送韦中丞奉使新罗(往字) 奉使丰陵职司卤簿通宵涉路因寄内 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照字)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喜而有作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迎新弃旧 相视无言 私字儿的字 蛮夷大长 业字旁的字 暮礼晨参 孤标独步 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摘除 酉字旁的字 帮派 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引题 匕字旁的字 包含寮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三窝两块 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凤孤鸾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