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5:46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在兰若山的高处,烟雾和霞光交织成重重山峦。
冰冻的泉水依偎在细小的岩石旁,阳光下的雪花悄然落在长长的松树上。
我在问法时忘记了看诗,看到自己的身影却向酒杯懒散地靠去。
我尚未能割舍妻儿之情,暂时选择在前峰附近安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生平经历了安史之乱,饱受战乱之苦,对社会民生有深刻的观察与反思,其诗风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当时动荡局势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身处乱世,他对家庭的牵挂与对超脱的追求交织,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谒真谛寺禅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困惑。诗中“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开篇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引入,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着“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寒冷,传达出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在后两句中,诗人自问法而忘却诗意,表现出对于修行与世俗的矛盾心理。“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则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尽管向往超脱,但对家庭的牵挂始终无法割舍。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了杜甫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与修行的矛盾心理,展现了他对宁静与超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内心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的复杂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若”指的是:
A. 高山
B. 隐居之地
C. 城市
“未能割妻子”的意思是:
A. 舍弃家庭
B. 追求名利
C. 享受生活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恨
B. 崇敬与向往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