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0:56
渼陂行
作者:杜甫
岑参兄弟皆好奇,
携我远来游渼陂。
天地黤惨忽异色,
波涛万顷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
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
恶风白浪何嗟及。
主人锦帆相为开,
舟子喜甚无氛埃。
凫鹥散乱棹讴发,
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
菱叶荷花静如拭。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
半陂已南纯浸山,
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
水面月出蓝田关。
此时骊龙亦吐珠,
冯夷击鼓群龙趋。
湘妃汉女出歌舞,
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
苍茫不晓神灵意。
少壮几时奈老何,
向来哀乐何其多。
这首诗描写了杜甫与朋友岑参远游渼陂的情景。兄弟们都对这片水域充满了好奇,携手前来游玩。天地间的色彩忽然改变,波涛如同琉璃一般耀眼。我们乘舟而入,心中既有兴致又有忧虑。突然,蛙声如鲸吞噬般震耳,恶风和白浪让人无从逃避。主人为我们开启锦帆,船夫欢喜得没有一丝灰尘。野鸭和白鹭在水面上自由地散开,乐声伴随着管乐声飘荡在空中。水面深邃,菱叶和荷花静静伫立。仿佛置身于流动的清水之中,回归无极的终南山。半个水域南边,山影摇曳,动感十足。船舷在水面上轻轻撞击着云际的寺庙,月光在蓝田关上悄然升起。此时,骊龙吐出珍珠,冯夷击鼓,众龙随之而舞。湘妃和汉女出场歌舞,金色的旗帜在光影中闪烁。虽近在咫尺,却惧怕雷雨来临,无从知晓神灵的意图。年轻时光匆匆,年老如何应对,往日的悲欢离合又何其众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涉及的“湘妃汉女”指的是历史上与水有关的传说,反映了水的神秘与美丽。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风沉郁,常以民生疾苦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渼陂行》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此时杜甫在游历途中,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的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
《渼陂行》是杜甫以游记的形式,描绘了渼陂的美景及其内心的感受。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色,色彩变化、波涛汹涌,表现了渼陂的壮丽与神秘。杜甫善于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水的清澈与波澜壮阔。后半部分则蕴含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尽管身处美景之中,心中却充满了对人生的忧虑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反复提到的“神灵意”与“哀乐”,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命运与人生的无奈,透过自然之美,展现出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游渼陂为线索,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无常的对立,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对未来的迷茫,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渼陂行》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鼍作鲸吞”的意思是: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人生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渼陂行》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杜甫更注重情感的复杂性与人生的无常,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