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4:31
游北岩之畴昔梦作二诗觉而仅记一联云鬓发丝丝半已华犹将文字少年誇明日为客诵之客十三人请以是为韵予分鬓字
——魏了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受到自己壮志未酬,但头发已经变白的孤独心情。梦中的经历仿佛在提醒他,清醒过来后,他依然感到愤懑。五官反映出他对梦中所述的深刻理解,而这梦境似乎在教诲着他。他的内心与古老的占卜相通,气势如同天边的光辉。虽然外在的形体不再被注重,但内在的理智却难以完全表达。清晨,他用竹杖走过山谷,疏林间露出鹰和隼的影子。傍晚,他走在江边,听到寒流与蛟蜃的声音。思绪如同怀念那日的情景,气势如同陈列的项链。忽然在天边看到晨曦,转瞬即逝。他依然沉醉于文学的芬芳,然而却难以分清自己的身份与追求。虽然饮酒作诗的习惯未曾忘却,但依旧在赋韵中寻求自我。
魏了翁,字景升,号澹庵,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其作品常融入哲理思考,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独特感悟。
该诗作于魏了翁游览北岩时,受到自然景观和个人内心感受的启发,反映了他对人生时光的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首诗以梦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开篇通过对头发花白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时光无情的感受。作者在梦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唤起了他心中的孤愤,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诗中。诗中反复提到的自然景象,如疏林、鹰隼、江声等,既是对外部世界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
诗的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作者对自我的审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尤其是“晓筇度云壑,疏林露鹰隼”的意象,既描绘了动人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他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决心。最后的两句“饮俊习未忘,依前赋分韵”则展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尽管内心烦恼,但他依旧不忘初心,继续追求诗歌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诗人在感慨中展示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尽管面临人生的困惑与孤独,依然坚持追求理想与美好的信念。
诗中提到“昨梦忽儆予”,意指什么?
“饮俊习未忘”,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魏了翁的作品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都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魏了翁更多地融入了对梦境的思考,而李白则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魏了翁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