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梓州城》

时间: 2025-04-27 15:34:58

诗句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58

诗词名称: 九日登梓州城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登上梓州城时的感受与思绪。诗人在重阳节的傍晚,心中感到惶恐不安,看到大雁从襄州飞下。大家一起欣赏重阳节的美好,谈论着寻找马儿游玩。湖边秋风吹拂,柳树在戍楼旁摇曳,江上细雨蒙蒙,山楼隐约可见。诗人举杯饮酒,品尝东篱的菊花,借此可以消除对南方故乡的忧愁。


注释:

  • 客心:旅客的心情。
  • 惊暮序:感到傍晚的来临而不安。
  • 宾雁:归来的大雁。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登高节日。
  • 戏马游:指骑马游玩。
  • 湖风:湖边的秋风。
  • 戍柳:戍楼旁的柳树。
  • 江雨:江边的细雨。
  • 南国愁:对南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习俗,象征着长寿与吉祥。在古代,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饮酒,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诗中提到的东篱菊,出自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他的诗歌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风格沉郁。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杜甫身处异乡,思念故乡,表达了他在国破家亡、身世颠沛流离之际的忧伤与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登梓州城》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作品。开篇以“客心惊暮序”道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借用重阳节的环境描绘出一种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也映衬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运用“宾雁下襄州”来引入自然景色,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与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转向与友人共赏重阳的场景,但内心的愁绪却始终难以消解。

湖风、秋戍、江雨的描写极具画面感,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忧伤的氛围。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依然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忧虑与无奈。最后一句“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虽有饮酒赏菊的悠然自得,然其背后却隐含着对南国的思念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杜甫对人生、对故乡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心惊暮序:描绘了诗人作为旅客,对暮色降临的恐惧与不安。
    • 宾雁下襄州:大雁的归来象征着思乡之情,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 共赏重阳节:表达了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情景,增添了节日气氛。
    • 言寻戏马游:提及游玩,暗示一种渴望自由与欢乐的心情。
    • 湖风秋戍柳:秋风和柳树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萧瑟的自然情境。
    • 江雨暗山楼:细雨与山楼的意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与情感的深邃。
    • 且酌东篱菊:饮酒赏菊的行为体现了一种自我安慰。
    • 聊祛南国愁:最后一句揭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前面的欢乐形成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重阳节的欢乐与愁思交织,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惊暮序”、“宾雁”等词语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主题是思乡与忧愁,通过重阳节的欢庆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展示了杜甫在异乡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归属与思乡,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 菊花:象征着高洁与长寿,在重阳节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 湖风与柳树:描绘出秋天的景象,传达出自然的寂静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由自在
      • B. 思乡与忧愁
      • C. 爱情
      • D. 战争
    2. “东篱菊”出自哪位古代诗人的作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陶渊明
      • D. 白居易
    3.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 A. 吃粽子
      • B. 赏菊、登高
      • C. 祭祖
      • D. 赏月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by 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y 王维
  •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感,但王维的诗更为直接和情感化,而杜甫的诗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氛围渲染,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杜甫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名篇赏析》
  • 各类文史资料与诗词解析书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赵嗣勋签书昭庆军幕 送赵明叔明府 送于君锡节推 送姚主簿归龙溪 送薛子舒赴华亭船官 送徐评事赴省试 送徐灵渊永州司量 送人赴沅州任 送卢主簿归吴 送刘几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冥穷 金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攀高谒贵 艰阻 爿字旁的字 行者让路 连霏 设疑破敌 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霞门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免战牌 昂首望天 鹵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