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29
新霁望岐笠山
梅尧臣 〔宋代〕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
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
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
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北望之处一百里外,山峦高耸入云,青翠欲滴。
断裂的彩虹在阳光下消失,飞洒的雨水带着龙的腥气。
阴湿的山谷中聚集着烟云,阳光照射的山崖上草木生机盎然。
登上这里我永远不会厌倦,时常希望能够来到这个亭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龙腥”暗示了与自然现象相关的古代文化观念,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莲峰,宋代著名诗人,曾担任多种官职。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故乡的山川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悟。
梅尧臣的《新霁望岐笠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首句“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以对称的句式描绘出远山的宏伟,激发读者的视觉想象。此句不仅描写了山的高度,还传达出一种望远的情怀,仿佛可以一览无余。
接下来,诗中“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描绘了气候变化的瞬间,色彩鲜明,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自然景象。此处的“龙腥”意象,传达出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自然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山水间的灵动与活力。
最后两句“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彰显出一种宁静而持久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闲适的向往,展示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阳崖草木灵”主要描述了什么?
诗中“飞雨带龙腥”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新霁望岐笠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水的美景,但梅尧臣更注重景色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抒发心中的孤寂与闲适,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