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22:24
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
南方小儿才读书,往往得官呵路衢。
君今五十始作掾,手板青袍非壮图。
况来桐汭水上城,折腰强颜休叹吁。
城西古祠能致雨,岁不有旱民无逋。
民乐未央君可娱,旧俗不与吾乡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方青年在读书后得到官职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朱玠的送别情感。诗中提到,年轻人在南方读书后常常能在官场上得到职位,而朱玠在五十岁时才开始任职,身穿青袍,这与年轻时的理想有所不同。诗人还提到广德军的城池风景,提醒朱玠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少些叹息。城西的古庙能带来雨水,年年丰收,百姓安乐,朱玠可以在这里享受安宁的生活,传统的习俗与故乡并无二致。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放翁,晚号青溪居士,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田园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同乡朱玠赴广德军任职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劝诫,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晚年的思考。
《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朱玠的关心与劝告,展现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南方小儿才读书”引入,描绘了南方年轻人读书后频繁获得官职的现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然而,诗人在这里对朱玠的官职却带有一种迟来的惋惜,他年过五十才开始做官,暗含人生的无奈与岁月的流逝。接着,诗人提到广德军的环境,虽是美好的水城,却也让人感受到对生活的无奈与折磨。
后面的描述,比如“古祠能致雨”,通过描绘当地的丰饶与安宁,使朱玠在新任职的地方能享受一段安定的生活。诗人在最后一句“旧俗不与吾乡殊”中,强调了朱玠即使身处异乡,传统习俗也与故乡相近,让他能更快地融入新的生活。这种对故乡与新环境的思考,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朋友的祝福,更是对人生的深切反思,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厚情感与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不仅仅是送别的诗,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强调珍惜眼前的幸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南方的小儿通过什么获得官职?
朱玠多少岁时开始任职?
诗中提到的“古祠”有什么作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