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7:57
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
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
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
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
听说江南有庾子山,那里山水清秀,我愿意在此隐居。
自古以来,生死得失何必去问,世间的荣华与衰落不过是平常事。
那些高耸的阙楼,浮云只不过是徒有情怀,夕阳和飞鸟也都懂得归去。
我虽然贫困,不如三位君子,但在朝堂之间,我倍感羞愧,进退两难。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正值他对官场失望,选择隐居生活之时。诗中流露出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士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薄态度。开篇提到江南的庾子山,表明诗人心中向往的隐居地,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以“古来得丧何须问”来表明对生死荣枯的淡然,表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高阙与浮云的对比,进一步彰显了诗人对虚荣和权力的无奈与不屑,而夕阳和飞鸟则象征着归去的自然规律,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最后,诗人以“予贫不及三君子”道出自己的无奈与羞愧,尽管他选择了隐居,却感到在世俗中难以立足的尴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淡然,反映出一种高洁的情操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庾子山位于哪个地区?
诗中提到的“古来得丧”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