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4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43:33
青骊渡河水,侠气动刀环。
入幕沙尘暗,临风鼓角闲。
地形通栢谷,秋色满榆关。
谁复轻儒者,难淹笔砚间。
青骊马在河边渡水,侠义之气荡动了刀环。
进入营幕中,沙尘弥漫,视线变得模糊;
迎着风,鼓声和号角声显得悠闲。
地形通往栢谷,秋天的景色布满了榆关。
谁还会轻视儒者呢?在笔墨纸砚之间难以长久沉淀。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和词人。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中多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该诗写于梅尧臣任职威胜军判官之际,描绘了前线的军旅生活与个人的志向,反映出作者对士人身份的思考和对军旅生活的体验。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是梅尧臣对军旅生活的深刻描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军人的侠气与豪情。诗的开头便用“青骊渡河水”描绘出一种壮丽的场景,青骊马象征着勇猛无畏的精神,暗示着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艰难征途的准备。接下来的“侠气动刀环”则进一步强调了士人的豪情与侠义精神,展现出一种勇敢与正义的气概。
“入幕沙尘暗,临风鼓角闲”两句,描绘了士兵在营中生活的细节,沙尘飞扬,鼓声悠然,使人感到一种悠闲与安宁,仿佛战斗的紧张感被瞬间消解。而“地形通栢谷,秋色满榆关”则通过地理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秋天的静谧与美丽,增强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谁复轻儒者,难淹笔砚间”是对士人的自省与反思,诗人质疑了社会对儒者的轻视,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价值的重视。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展现了士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豪情万丈的军旅生活,又不愿意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探讨了士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认同的思考,表现了对知识分子地位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青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匹马
C. 一种鸟
D. 一种树
诗中“入幕沙尘暗”描绘了什么情况?
A. 天气晴朗
B. 环境昏暗
C. 鸟语花香
D. 风和日丽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什么态度?
A. 轻视
B. 尊重
C. 无所谓
D. 忘记
答案:
《月下独酌》与《张修赴威胜军判官》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社会与士人身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