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 为仲方东园赋》

时间: 2025-05-06 00:32:46

诗句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

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

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

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

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

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

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

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2:46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为仲方东园赋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饮酒并不尽兴,匆匆回家催促着紫色的游缰。谁知道草堂的深处,清雅的欣赏兴致尤为长久。梦中是佳人弹奏的锦瑟,眼前是瓦盆中的浊酒,衣袖间沾满了醉意。歌声停止时,竹轩已晚,微风轻拂,月光如波般清凉。为了东园,梅花与竹子,足以散发清香。不需要再种植桃李,花下留住春光。人们说漆园的家世,王谢的风流并未远去,培育出桂枝的芬芳。读书虽贫亦好,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

  • 野饮:在野外饮酒。
  • 不称意:不尽兴,不如意。
  • 归促紫游缰:匆匆回家,催促着紫色的马缰。
  • 草堂:指简朴的居所。
  • 清赏兴尤长:清雅的欣赏兴致尤为长久。
  • 梦里佳人锦瑟:梦中是佳人弹奏的锦瑟。
  • 眼底瓦盆浊酒:眼前是瓦盆中的浊酒。
  • 衣袖醉淋浪:衣袖间沾满了醉意。
  • 歌罢竹轩晚:歌声停止时,竹轩已晚。
  • 风细月波凉:微风轻拂,月光如波般清凉。
  • 东园:指诗人的园林。
  • 梅与竹:梅花与竹子。
  • 足清香:足以散发清香。
  • 不须更栽桃李:不需要再种植桃李。
  • 花底驻春光:花下留住春光。
  • 漆园家世:指漆园的家世。
  • 王谢风流未远:王谢的风流并未远去。
  • 培取桂枝芳:培育出桂枝的芬芳。
  • 读书贫亦好:读书虽贫亦好。
  • 此语试平章: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水调歌头》是为仲方东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读书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恽为友人仲方的东园所作,通过对东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读书生活的热爱。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对东园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诗中“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表达了诗人对野外饮酒的不满,转而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揭示了诗人对草堂深处的清雅景致的向往。“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直接赞美了东园的梅花与竹子,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满足,不需要更多的人工修饰。“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通过对家世的自豪,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则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认为即使贫穷,读书也是美好的。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在野外饮酒并不尽兴,匆匆回家催促着紫色的马缰。
  2. 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谁知道草堂的深处,清雅的欣赏兴致尤为长久。
  3. 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梦中是佳人弹奏的锦瑟,眼前是瓦盆中的浊酒,衣袖间沾满了醉意。
  4. 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歌声停止时,竹轩已晚,微风轻拂,月光如波般清凉。
  5. 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为了东园,梅花与竹子,足以散发清香。
  6. 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不需要再种植桃李,花下留住春光。
  7. 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人们说漆园的家世,王谢的风流并未远去,培育出桂枝的芬芳。
  8. 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读书虽贫亦好,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 拟人:“风细月波凉”中的“月波”拟人化,赋予月光以波动的特性,增强了诗意。
  • 对仗:“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中的“梦里”与“眼底”,“佳人锦瑟”与“瓦盆浊酒”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精神境界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诗人通过对东园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家族传统的自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简朴的居所,象征着清雅的生活。
  • 锦瑟:佳人弹奏的乐器,象征着美好的梦境。
  • 瓦盆浊酒:简朴的酒具与酒,象征着现实的无奈。
  • 竹轩:竹子搭建的居所,象征着清雅的环境。
  • 月波:月光如波,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梅与竹:梅花与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桃李:桃树与李树,象征着春光与生机。
  • 桂枝:桂树的枝条,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梦里佳人锦瑟”中的“锦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装饰品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植物 答案:A

  2. 诗中“眼底瓦盆浊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D. 对家族传统的自豪 答案:B

  3. 诗中“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中的“梅与竹”象征着什么? A. 高洁与坚韧 B. 春光与生机 C. 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D. 清雅的生活 答案:A

  4. 诗中“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读书生活的热爱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D. 对家族传统的自豪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恽的《水调歌头》: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而王恽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王恽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元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王恽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人·刘文木 黄花亭晚眺 刘碧鬟墓 题方干旧隐 题黄山蒲团石 秋吟 送徐澄斋先辈奏使琉球 柏乡雨花庵口占 武夷漫兴二首 武夷漫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焚典坑儒 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物归原主 齑身粉骨 洗垢寻瘢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牲口 交口同声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海程 盘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矛字旁的字 揆席 毛开头的成语 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有病乱投医 鬲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