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55
避世移家远,天涯岁已周。
岂知今夜月,还是去年愁。
露果珠沈水,风萤烛上楼。
伤心潘骑省,华发不禁秋。
我选择隐居,迁移到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岁月已经过去了一年。
谁知道今夜的明月,
依然是去年的忧愁。
露水浸湿了果子,灯下的萤火虫飞舞在楼上。
悲伤的是潘江的骑士,
白发不禁在秋天的侵袭下愈加显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字子美,号梅溪,晚号青丘子,祖籍河南,后迁居江南。韦庄的诗风清新,擅长词,尤其以“花间词”著称。其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韦庄隐居期间,表明他对世事的感慨与逃避,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忧愁,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避地越中作》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孤独与忧愁的古诗。诗的开篇即以“避世移家远”引出主题,诗人选择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隐居,这种选择不仅是为了逃避外界的烦扰,更是对内心苦闷的一种反应。接下来的“天涯岁已周”,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增加了诗人对孤独感的进一步加深。
“岂知今夜月,还是去年愁”这一句,尤为动人,诗人通过月亮的意象,传达出对过去的思念与无奈。明月不变,而心中愁绪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沉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露果珠沈水,风萤烛上楼”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露珠沾湿了果子,萤火虫在烛光下飞舞,这些细腻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最后两句“伤心潘骑省,华发不禁秋”则是情感的升华,潘江骑士的伤心让人感受到一种共鸣,而“华发不禁秋”则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诗人对老去的无奈,整体上形成了一种伤感的氛围。
此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选择与思考,也深刻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哲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隐居生活的选择、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隐居是为了:
A. 逃避世俗的烦扰
B. 寻找新的生活
C. 追求财富
D. 交朋友
“岂知今夜月,还是去年愁”中的“愁”指的是:
A. 对未来的忧虑
B. 对过去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满意
D. 对朋友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潘骑”是指什么:
A. 一位英雄
B. 伤心的骑士
C. 一位文人
D. 一位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