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避地越中作》

时间: 2025-04-27 18:49:55

诗句

避世移家远,天涯岁已周。

岂知今夜月,还是去年愁。

露果珠沈水,风萤烛上楼。

伤心潘骑省,华发不禁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55

原文展示:

避世移家远,天涯岁已周。
岂知今夜月,还是去年愁。
露果珠沈水,风萤烛上楼。
伤心潘骑省,华发不禁秋。


白话文翻译:

我选择隐居,迁移到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岁月已经过去了一年。
谁知道今夜的明月,
依然是去年的忧愁。
露水浸湿了果子,灯下的萤火虫飞舞在楼上。
悲伤的是潘江的骑士,
白发不禁在秋天的侵袭下愈加显露。


注释:

字词注释:

  • 避世:避开世俗,隐居。
  • 移家远:迁居到远离尘嚣的地方。
  • 天涯:形容遥远的地方。
  • 岁已周:一年又过去了。
  • 岂知:哪里知道。
  • 今夜月:指今夜的月亮。
  • 珠沈水:露珠沉入水中,形容沉静。
  • 风萤:风中飞舞的萤火虫。
  • 潘骑省:潘江的骑士,泛指悲伤的心情。
  • 华发:白发,形容年华已逝。
  • 不禁秋:无法抵挡秋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 潘骑省:提到的“潘骑”或许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潘江,常用于形容失落与悲伤的情感,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或心境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字子美,号梅溪,晚号青丘子,祖籍河南,后迁居江南。韦庄的诗风清新,擅长词,尤其以“花间词”著称。其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韦庄隐居期间,表明他对世事的感慨与逃避,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忧愁,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避地越中作》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孤独与忧愁的古诗。诗的开篇即以“避世移家远”引出主题,诗人选择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隐居,这种选择不仅是为了逃避外界的烦扰,更是对内心苦闷的一种反应。接下来的“天涯岁已周”,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增加了诗人对孤独感的进一步加深。

“岂知今夜月,还是去年愁”这一句,尤为动人,诗人通过月亮的意象,传达出对过去的思念与无奈。明月不变,而心中愁绪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沉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露果珠沈水,风萤烛上楼”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露珠沾湿了果子,萤火虫在烛光下飞舞,这些细腻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最后两句“伤心潘骑省,华发不禁秋”则是情感的升华,潘江骑士的伤心让人感受到一种共鸣,而“华发不禁秋”则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诗人对老去的无奈,整体上形成了一种伤感的氛围。

此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选择与思考,也深刻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避世移家远:诗人选择隐居,远离繁华的世俗。
  2. 天涯岁已周:已经在远方生活了一年,表示对时间的感慨。
  3. 岂知今夜月:想知道今夜的月亮,抒发对过去的思念。
  4. 还是去年愁:明月依旧,却带来旧日的忧愁,时间虽过,但心情未变。
  5. 露果珠沈水:描绘出清晨的露水与果实,表现出宁静却略带忧伤的意境。
  6. 风萤烛上楼:萤火虫在风中飞舞,烛光摇曳,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孤单。
  7. 伤心潘骑省:提到潘江骑士,暗示着诗人的情感与共鸣。
  8. 华发不禁秋:白发象征岁月流逝,无法抵挡秋天的来临,表达对时间无情的感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露果珠沈水”与“风萤烛上楼”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明月、露珠、萤火虫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表达孤独与思念。
  • 隐喻:白发隐喻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隐居生活的选择、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牵绊。
  • 露珠:代表清晨的宁静与生命的脆弱。
  • 萤火虫:象征夜晚的孤独与微弱的希望。
  • 白发:象征岁月的无情与对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选择隐居是为了: A. 逃避世俗的烦扰
    B. 寻找新的生活
    C. 追求财富
    D. 交朋友

  2. “岂知今夜月,还是去年愁”中的“愁”指的是: A. 对未来的忧虑
    B. 对过去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满意
    D. 对朋友的怀念

  3. 诗中提到的“潘骑”是指什么: A. 一位英雄
    B. 伤心的骑士
    C. 一位文人
    D. 一位商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韦庄的《避地越中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涉及到月亮的意象,但韦庄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忧愁,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庄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长安有狭斜行二首 其二 深夜谣二首 松梢月·院静无声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其六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七十 望行人 秋色 关山月 山中 乌夜啼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义形于色 危结尾的成语 舟字旁的字 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瑶台阆苑 守株缘木 儿字旁的字 佶屈 米字旁的字 盐车 逐影吠声 追迹 包含淑的词语有哪些 却倒 龜字旁的字 讳恶不悛 婴城自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