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5:35
芳草含烟,送斜阳枝头鸟声啼歇。
弱柳弄条,轻碧分丝,过了上元佳节。
峭寒庭院帘栊晚,燃灯罢蟾光初缺。
暗香满东风影里,岁华惊瞥。
却恨无端薄劣。
萦损尽柔肠百回千折。
晓色入帏,惜别匆匆,别语何曾共说。
而今徒有魂旋绕,争知人心空切。
祗赢得悠悠黯然愁结。
芳草在烟雾中轻轻摇曳,斜阳下枝头的鸟儿已停止啼叫。
柔弱的柳条随风摆动,轻盈如丝,转眼间上元佳节已过。
寒冷的庭院里,晚上的帘子轻轻垂下,点亮的灯火已熄灭,月亮也开始缺损。
暗香弥漫在东风的影子里,岁月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而我却恨无缘无故的薄情。
思念如同柔肠百回千折。
晨光透入帷帐,离别时匆忙,别语又何曾共说?
如今只剩下灵魂在空中徘徊,何必知道人心的苦楚。
只赢得悠悠的忧愁缠结。
沈宜修,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对人生无常和情感纠葛的思考。
《花心动 忆怀》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充满情感的作品。
《花心动 忆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首联“芳草含烟,送斜阳枝头鸟声啼歇”中,诗人以草和鸟声的细腻刻画,引入了一幅宁静的黄昏画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弱柳弄条,轻碧分丝”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却又在“过了上元佳节”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暗示佳节的欢愉已然逝去。
随着诗句深入,诗人对“峭寒庭院”的描绘不仅展示了环境的变化,更深刻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尤其是“而今徒有魂旋绕”,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失落与无奈,仿佛幽灵般的思绪在空中游荡,却无处寄托。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贯穿着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如“芳草含烟”中的“含烟”使用了拟人手法,使草显得更有情感;“弱柳弄条”中的“弄条”则是动词的巧妙运用,给柳条赋予了生命。对仗的工整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同时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怀念,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古典诗词特有的忧伤与美感。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上元佳节
C. 春节
“晓色入帏”中的“晓色”指的是什么时间?
A. 上午
B. 黄昏
C. 午夜
诗人对人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满怀希望
B. 空虚无奈
C. 甜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