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9:18
绿水平湖,浸芙渠烂锦,艳胜倾国。半敛半开,斜立斜敧,好似困娇无力。水仙应赴瑶池宴,醉归去美人扶策。驻香驾拥波心媚容,倩妆颜色。曾见苕川澄碧。匀粉面溪头旧时相识。翠被绣裀,彩扇香篝,度岁杳无消息。露痕滴尽风前泪,追往恨悠悠踪迹。动怨忆。多情自家赋得。
在那碧绿的水面上,盛开的芙蓉花如同华丽的锦缎,艳丽得胜过倾国之色。花瓣半合半开,斜立斜倚,仿佛娇羞得无力自持。水仙花应该去瑶池参加宴会,醉归时美人扶着她的策马而回。驻足香车,轻拥波心,妩媚的容颜,妆容婉丽。我曾在澄澈的苕川见过你,宛如溪头的旧识。翠绿的被子和绣花的裘衣,彩扇和香篝,度过了无数个岁月却毫无音信。露珠已滴尽,风前的泪水,追忆往昔的恨意,悠悠无尽的踪迹。动情的怨恨,都是出自我自己的赋得。
赵长卿,宋代词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美和人情感。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对美丽自然的感怀以及对往昔情感的追忆。
这首《花心动·绿水平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情感的表达。开头以“绿水平湖”引入,描绘了湖水的清澈与荷花的艳丽,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面。诗中“半敛半开”的花朵,恰如一个害羞的女子,既有风情又显得脆弱,这种拟人化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花朵的娇媚。接着,诗人以水仙花赴瑶池宴的意象,暗喻美丽的绝世佳人,进一步深化了对美的赞美。
而“露痕滴尽风前泪”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遗憾,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诗的末尾,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情感的执着,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出一种悠远的哀愁。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基调。
诗中“绿水平湖”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水仙应赴瑶池宴”中“瑶池”代表什么?
答案:
比较赵长卿与李清照在描写自然与情感时的不同角度,赵长卿侧重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个人情感的深刻与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