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绝句》

时间: 2025-05-04 10:39:02

诗句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

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02

绝句

作者: 冯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夜静山寒渐透衣,
旋煨松火拥炉围。
忽听竹外篱门响,
知是小童买酒归。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了,山中寒气渐渐透过衣服,
我正在炉边煨松木火。
忽然听到竹外的篱门响动,
知道是小孩买酒回来了。

注释:

  • 夜静: 夜晚宁静,环境安详。
  • 山寒: 山中寒冷,描绘出清冷的夜晚气息。
  • 渐透衣: 寒气逐渐透过衣服,感受到寒冷的侵袭。
  • 旋煨: “旋”指正在进行,表示此时正在加热。
  • 松火: 用松木生火,松木燃烧后产生的火焰明亮且热量大。
  • 拥炉围: 围着炉子取暖,表现出温暖的氛围。
  • 忽听: 突然听到。
  • 竹外: 竹子外面,指篱笆外的竹子。
  • 篱门: 篱笆门,表示家中出入的门口。
  • 小童: 小孩子,指代买酒的人。
  • 买酒归: 回家的路上带着酒,暗示轻松的生活气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买酒”可以联想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惯,酒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闲适、乐趣和人际交往的场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坦(生卒年不详),字希贤,号天池,南宋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夜深寒冷时,正值冬季,诗人以自己静谧的生活状态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受。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寒冷夜晚的宁静氛围和生活的温暖。开篇以“夜静山寒”引入,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静谧,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接着通过“旋煨松火”表现了诗人取暖的情景,形成了温馨的对比,突显出在寒冷中所渴望的温暖。最后一句“知是小童买酒归”则带出了一种生活的闲适与乐趣,透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情世故的亲切感受。整首诗虽短小,却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出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温情与惬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夜静山寒渐透衣”:夜晚宁静,山里的寒气逐渐渗透进衣服,感受到寒冷。
    2. “旋煨松火拥炉围”:正在用松木煨火,围坐在炉边取暖。
    3. “忽听竹外篱门响”:突然听到竹外篱笆门的响声。
    4. “知是小童买酒归”:知道是小孩买酒回家来了。
  • 修辞手法:

    • 对仗: “夜静山寒”和“旋煨松火”形成对比,前者描绘环境,后者表现活动。
    • 意象: 诗中通过“松火”、“竹外”、“篱门”等意象构建出一种温暖与宁静并存的氛围。
  • 主题思想: 本诗主题围绕生活的细腻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表现了在寒冷夜晚中温暖的生活情景。

意象分析:

  • 松火: 象征温暖与生活的美好。
  • 竹外: 代表自然环境与乡村生活的宁静。
  • 小童: 体现着生活的乐趣与童趣,暗示生活的简单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温暖的
    • B. 寒冷的
    • C. 湿润的
    • D. 炎热的
  2. “忽听竹外篱门响”中,“竹外”的意象暗示了什么?

    • A. 繁华
    • B. 自然
    • C. 忧愁
    • D. 喧闹

答案: 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 也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宏大的视野与壮丽的景色,而《绝句》则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温馨的感受。
  • 《春望》: 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释老六言十首 饯潘使君二首 又绝句二首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宿千岁庵听泉 题方元吉诗卷 处士妻十首 哭谭户录二首 南浦亭寄所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溪 匕字旁的字 钟鸣鼎食 目字旁的字 响豁 假门假氏 亲当矢石 日近长安远 理剧 包含戎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状子 双足重茧 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形貌昳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