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2:41
丹凤楼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十二危楼百尺梯,
飞飞丹凤五云齐。
天垂翠盖东皇近,
地拂银河北斗低。
花靥秋空戎马顺,
神灯夜烛海鸡啼。
仙童与报麻姑会,
应说蓬莱水又西。
在高耸的危楼上,搭建着百尺高的梯子,
飞舞的丹凤与五彩的云彩齐飞。
天边悬挂着翠绿的盖子,东皇帝的宫殿近在眼前,
而大地上,银河与北斗星都低垂着。
花的笑靥映照着秋空,戎马的气息随之而来,
神灯点燃,夜里烛光摇曳,海边鸡叫声此起彼伏。
仙童与麻姑在这里相会,
应该说蓬莱的水又向西流去。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景岑,号阮亭,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早年受过良好教育,但因政治原因未能仕途顺利,晚年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
这首《丹凤楼》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中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丹凤楼》是一首充满幻想与意象的诗。开篇描绘了高耸的楼阁与飞舞的丹凤,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诗中通过“飞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让人想起了古代神话中的美好事物。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自然,通过“天垂翠盖”和“地拂银河”的描写,展现了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战马与神灯相结合,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矛盾:既有现实的困境,也有理想的追求。最后,仙童与麻姑的相会,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暗示着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整首诗构思精妙,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丹凤楼》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东皇”指的是?
“神灯夜烛海鸡啼”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