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即墨女》

时间: 2025-05-07 07:20:16

诗句

三逐乡,五逐里,即墨女儿乏容止。

齐相取之齐国治,丈夫相国奚异此,丈夫相国奚异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16

原文展示:

即墨女
作者: 杨维桢

三逐乡,五逐里,即墨女儿乏容止。
齐相取之齐国治,丈夫相国奚异此,
丈夫相国奚异此!

白话文翻译:

即墨的姑娘在乡里和里头走动,
即墨的女儿虽然美丽却难以安居。
齐国的相国能将她娶回去,
那丈夫和相国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那丈夫和相国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注释:

  • 逐乡:逐,逐渐。乡,乡村,村落。即“在乡村中走动”。
  • 乏容止:乏,没有,容止,容貌和栖息之地。即“没有固定的居所”。
  • 齐相:齐国的宰相。
  • 奚异此:何以不同于此,意即问“有什么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子华,号山农,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生活见闻为题材,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是社会动荡、士人失落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看法。

诗歌鉴赏:

《即墨女》以即墨女儿为主题,通过对她们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元代社会对女性的关注与思考。诗的开篇以“逐乡,逐里”描绘了女子在乡间的生活状态,她们虽美丽却无处可归,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接着提到齐国的宰相,似乎在暗示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能改变女性的命运。最后的反复句式“丈夫相国奚异此”,强调了社会地位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反思。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女性的美与她们的命运相对立,突显了女性在社会中的无力感。整体上看,杨维桢通过对即墨女儿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与无奈,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即墨女儿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她们的困境。
  • 第二联通过齐国的宰相,暗示了社会地位的限制,提出了对女性命运的质疑。
  • 最后一句的重复,强调了对比的强烈与女性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将“齐相”与“丈夫”进行对比,突显社会地位的无意义。
  • 反复:通过反复句式加重语气,增强感情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困境,体现出诗人对女性命运的关心和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即墨女: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自由,却又被社会束缚。
  • 齐国相国: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暗示女性的命运与社会地位息息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即墨女》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维桢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齐相”指的是谁?

    • A) 齐国的宰相
    • B) 齐国的王
    • C) 齐国的士人
  3. 诗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什么?

    • A) 齐国治
    • B) 丈夫相国奚异此
    • C) 乏容止

答案

  1. B) 杨维桢
  2. A) 齐国的宰相
  3. B) 丈夫相国奚异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杨维桢的《即墨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关注女性命运,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社会的控诉,而后者则更多展现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女性意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 《元代文学与社会》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长林湖西酒家 观妓 岁暮怀崔峒耿湋 杂兴 送人归黔府 苦热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长安晓望寄程补阙 塞下 送史泽之长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徐顾 气吞宇宙 攴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包含晓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山崩水竭 一熏一莸 包含诺的成语 懊悔莫及 威开头的成语 刀耕火耘 谄泪 滑稽之雄 运祚 跌份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