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34
狗有乌龙疠马有的卢,
的卢徇主兮乌龙食奴。
於呼交之借兮无解,
孤之托兮无婴。
吁嗟乌龙兮狗之解,
吁嗟的卢兮马之婴。
狗有乌龙的病,马有的卢的疾,
的卢追随主人,而乌龙却吃掉了奴隶。
在呼喊交往的借贷中毫无解脱,
孤独的托付却没有婴儿的依靠。
唉,乌龙啊,狗的解脱;
唉,的卢啊,马的依赖。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文,号石臼,山西人。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用古典文化中的典故。
《狗马辞》是在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在动荡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脆弱,诗中通过狗与马的比喻,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忠诚与背叛。
《狗马辞》以犬马为喻,揭示了人性中的忠诚与背叛。开篇便以“狗有乌龙疠,马有的卢”引入,乌龙与的卢分别象征背叛与忠诚。乌龙作为犬类,代表了对主人的不忠,而的卢作为名马,则象征着对主人的忠诚。接着,诗人以“的卢徇主兮乌龙食奴”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展现了在复杂人际关系中,忠诚者可能受到背叛者的侵害。
“於呼交之借兮无解,孤之托兮无婴”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脆弱的,借助他人却往往得不到解脱,孤独地托付信任却没有依靠。这种孤独与无助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通过对乌龙与的卢的对比,诗人不仅歌颂了忠诚,还揭示了背叛的惨痛。最后的“吁嗟乌龙兮狗之解,吁嗟的卢兮马之婴”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令人对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关系产生深思。
诗歌探讨了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在社会动荡中人与人之间信任的脆弱,表达了对忠诚者命运的惋惜与感慨。
《狗马辞》的作者是谁?
诗中“的卢”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乌龙”代表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