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2:58
内人吹笛词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天宝年来教春坊,
紫云制曲吹宁王。
美人何处窃九漏,
耳谱亦解传伊凉。
鹍弦转断黄金轴,
独据胡床弄横玉。
冶情忽逐野莺飞,
十指红蚕迷起伏。
御沟水暖浴鵁鶄,
天地久无征战声。
芙蓉杨柳自摇落,
岂识黄云边塞情。
西楼今夜月色午,
内人思仙望河鼓。
白日萧条凤不来,
井梧风动神乌语。
在天宝年间,春坊里传授乐曲,
宁王的乐曲是由紫云所编制的。
美人们何处偷听那九漏的曲调,
耳边的谱子也能传递出她的悠扬。
鹍弦的音调在黄金轴上断裂,
她独自坐在胡床上演奏着横笛。
那冶艳的情怀恰似野莺飞舞,
十指如红蚕般迷乱起伏。
御沟的水暖暖地浸润着鵁鶄,
天地之间久无征战的声音。
芙蓉和杨柳自顾摇落,
怎能理解那黄云边塞的情感。
今夜西楼的月色如午,
内人向往仙境,眺望河鼓。
白日萧条,凤凰也不再来,
井梧轻动,神乌发出低语。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明,号白云山人,晚号沧海渔樵。为人清雅洒脱,擅长诗词,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内人吹笛词》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内人吹笛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内人吹笛词》通过描绘内人吹笛的景象,展现了一个优雅、和谐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春坊、紫云、鹍弦等意象,浑然天成,体现了古代宫廷音乐的魅力。诗人在细腻的描述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战乱的厌倦与思念。
诗的前半部分,乐器的描写与乐曲的悠扬交相辉映,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令人陶醉的音乐世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现实的感慨,强调了战争带来的萧条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音乐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内人吹笛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春坊”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宫廷中的音乐教室
C. 一种花卉
D. 古代的舞蹈
诗中“白日萧条凤不来”意指什么?
A. 美好的日子
B. 战争带来的影响
C. 繁华的景象
D. 诗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