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36
寄兰干
洪皓 〔宋代〕
出彊三载已三迁,
跋履脩涂又八千。
山近迷回宁有是,
铺经幸脱岂其然。
乐饥饘粥姑安命,
养拙茅斋且任缘。
若也故人高义重,
暂来江畔唁张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三年,经历了多次迁移,走了八千里路的感慨。山近的地方让人迷失,似乎没有什么真实的存在。虽说生活艰辛,吃的是稀粥,但我也无所顾忌,任凭命运的安排。如果有故人重情重义,偶尔来江边探望我,倒也是一种安慰。
洪皓,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故乡的思念,具有深厚的感情。
此诗写于作者漂泊期间,经历了多次迁移和艰辛的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渴望。
《寄兰干》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通过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洪皓用“出彊三载已三迁”开篇,直白地揭示了他生活的艰辛与不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漂泊者的心声。接下来的“跋履脩涂又八千”,描绘了漫长而辛劳的旅途,既是对身体的消耗,更是对心灵的考验。
在诗的中段,作者以“乐饥饘粥姑安命”表达了对现状的坦然接受,虽然生活困顿,却也能以简单的粥饭自娱自乐,这种心态令人感到宽慰。尤其是“养拙茅斋且任缘”,更是道出了他对生活的淡然与从容,似乎在告诉读者,命运的安排虽不可知,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
最后两句提到“若也故人高义重”,则是对友情的渴望与期待,表达了在漫长孤独的旅途中,对老朋友的惦念与思念。整首诗在艰辛与安然之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情感真挚而感人。
整首诗通过对流浪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生活艰辛,作者仍然选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命运的安排,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温暖。
诗中提到作者离开故乡多久?
A. 两年
B. 三年
C. 四年
D. 五年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权力
C. 友情
D. 名声
诗中提到的“茅斋”象征着什么?
A. 富裕
B. 简陋的生活
C. 快乐的生活
D. 忧愁
《寄兰干》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洪皓的作品更加强调生活的艰辛和对友情的渴望,而李白则更注重对月光和故乡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