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0:2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20:56
原文展示:
马鞍山会异龙山,暮节登高作等闲。
不逐沲人存静观,唯依达士叩玄关。
箭穿化鹤君何在,书寄宾鸿使未还。
引领庭闱方寸乱,倚松对菊涕潸潸。
马鞍山与龙山相会,到傍晚时分登高望远,
不去追逐那浮华喧闹的人,只是静静观望。
我依靠达士的教诲,叩问那深奥的玄关。
箭已射穿化作鹤的君子你在哪里?书信寄给鸿雁的使者却未归。
我在庭前引领目光,心中烦乱不已,
倚着松树对着菊花,泪水潸潸而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洪皓,宋代人,以诗词和散文见长,作品多反映其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洪皓参与过多次政治活动,其诗风多以清新、淡泊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重九》这首诗是在重阳节时创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重阳节是一个登高寻胜的节日,诗人在此时选择登高,既是对传统的遵循,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倾诉。
《重九》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浮华人生的疏离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开篇用“马鞍山会异龙山”,勾勒出高远的境界,展现了诗人登高的壮丽场景。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拒绝追逐喧嚣的人群,选择静观世事,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唯依达士叩玄关”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智慧的渴望,向达士请教,象征着对人生真谛的追求。接着提到“箭穿化鹤君何在”,表达了对高人隐士的思念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流露出浓厚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感伤,表达了心中无法排解的烦乱与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深邃的哲理思考,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马鞍山”与“异龙山”象征什么?
诗人选择在重阳节登高的原因是?
“箭穿化鹤君何在”中的“君”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洪皓的《重九》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涉及到登高的主题,但杜甫的作品更强调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而洪皓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