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岩》

时间: 2025-05-07 08:47:31

诗句

翠屏青紫互高低,清净仙人薜荔衣。

正好观心坐岩下,忘归却是不忘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31

原文展示:

玉岩
作者: 陈宗礼 〔宋代〕
翠屏青紫互高低,
清净仙人薜荔衣。
正好观心坐岩下,
忘归却是不忘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两座青翠的山峰高低错落,山中仙人穿着清净的薜荔衣服。正好在岩石下静坐,观察自己的内心,虽然忘记了归去的时间,但实际上心中却依然挂念着归途。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屏: 指青翠的山峦,形容景色秀丽。
  • 薜荔: 一种生长在山林中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仙人的衣服清净自然。
  • 观心: 指观察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
  • 岩下: 在岩石的下面,表示一个静谧的环境。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观心”这一概念与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有关,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自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宗礼,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融入了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玉岩》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哲理性的内省吸引了读者。前两句通过“翠屏青紫互高低”展现了山峦的层次感和色彩的丰富性,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接着,诗人提到“清净仙人薜荔衣”,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暗示了仙人的超凡脱俗,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则将目光转向内心,诗人坐在岩石下,观察自己的内心,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忘却世俗纷扰的状态。最后的“忘归却是不忘归”则是对内心矛盾的揭示,虽然沉浸于当下的宁静,却仍不忘生活的本质。整首诗通过山水的描绘与内心的思索,展现了道家哲学中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屏青紫互高低: 描绘山峦的色彩与层次,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清净仙人薜荔衣: 仙人形象的塑造,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 正好观心坐岩下: 诗人选择在岩石下静坐,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反思。
  • 忘归却是不忘归: 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忘却,但内心仍然对归途有着隐隐的牵挂。

修辞手法:

  • 对仗: “翠屏青紫”与“清净仙人”形成对照,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 用“仙人”比喻理想中的人生态度,反映出超然物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强调人应当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屏: 象征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 仙人: 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超凡脱俗。
  • 岩下: 体现静谧的环境,适合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首句“翠屏青紫互高低”中的“青紫”主要指什么?
    A. 代表春天的色彩
    B. 代表山的颜色
    C. 代表水的颜色
    答案: B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薜荔”是用来形容__的衣服。
    答案: 仙人

  3. 判断题: 诗人通过“忘归却是不忘归”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完全放弃。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 王维的《鹿柴》:描绘山水景色,体现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但《玉岩》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而《山居秋暝》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哲学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集海棠院送梅耦长南归分得春字 三忠祠 凯旋入独石口 山海关 游则灵潭 秋夜言怀 哭夫二首(时以夫征戎轻入被擒音信断绝作诗哭之) 满江红 北固山怀古 虞美人 秦淮纪事 江城子 第一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箭穿雁嘴 攴字旁的字 微门 骈戮 掇蜂 牙字旁的字 肆意妄行 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造次颠沛 镸字旁的字 穷凶极暴 衣字旁的字 合嘴 春秋鼎盛 包含涕的成语 一彻万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