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5:14
水调歌头(次夕,觞客湖上,赋葛仙事)
羯虏问周鼎,柱史出秦关。
苦求句漏,何意身世远差安。
不见踮鸢堕水,时有飞鸿遵渚,
乐此久忘还。
采药寓言耳,胸次有灵丹。
钓游处,榕叶暗,荻花残。
自翁仙后千载,输与水鸥闲。
我读内篇未竟,忽被急符驱去,
洞闭白云寒。
回首愧幽子,隐约海中山。
羯虏(外族)询问周朝的鼎器,柱史(史官)离开了秦关。
我苦苦寻找那句诗句,何必在乎我身世的远离与安稳。
看不见踮起脚尖的鸢鸟坠入水中,偶尔有飞鸿在水边栖息,
我乐此不疲,久而忘返。
采药的寓言大家耳熟能详,心中自有灵丹妙药。
钓鱼游玩的地方,榕树的叶子遮暗,芦花已然凋残。
自从仙翁千年之后,我将悠闲的时光交给水鸥。
我读到内篇尚未完结,突然被急促的符令驱赶,
洞门关闭,白云寒冷。
回首时,感到愧疚于那幽静的子弟,隐约看见海中的山。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文,号天锡,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于词与诗的创作,尤其在情感表达与意象描绘上独具匠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悠闲的夜晚,诗人在湖边饮酒,思考人生哲理,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羯虏与周鼎的对比,引出作者对身世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追问和对人生的反思。作者在湖畔的宁静环境下,思绪飘荡,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在“乐此久忘还”中,隐含着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的追求。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读内篇未竟”表露出他对知识的渴求与对世事的无奈,最终在回首之间感受到一丝愧疚,恍若身处一个轮回的境地。整首诗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在对自然的向往中,渗透出深深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羯虏”指代什么?
“采药寓言”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刘克庄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涉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但刘克庄更注重内心的冲突与对传统的反思,而苏轼则多了几分豪放与乐观。两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