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3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38:06
题严陵钓台
作者: 王贞白 〔唐代〕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
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
这首诗描绘了严陵钓台的美丽景色:四季如春的山色和清澈的溪流声。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美景的喜爱,认为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及这景致的美妙。夜幕降临,月光初上,诗人悠闲地垂钓,轻声歌唱,感受到微风的轻柔。最后,诗人提到渭滨的渔翁,暗示他在国事面前的忧虑与思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贞白,字季白,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号称“诗中之王”。他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王贞白游览严陵钓台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国家大事的思考。
《题严陵钓台》是一首以自然为题材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严陵钓台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四季常青的山色和七里清流,营造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卷,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诗人将目光移向钓台,表达了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的描写,展现了他在钓鱼时的惬意与闲适。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水面上,微风轻拂,诗人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美好之中。
最后,诗人提到“渭滨叟”,不仅是对渔翁的赞美,更是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忧虑,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的关心与责任感。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在宁静与忧虑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大事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色四时碧”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四季如春的山色
B. 冬天的白雪
C. 夏天的绿树
“渭滨叟”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渔翁
B. 高官
C. 诗人
诗人为何提到“匡国正论兵”?
A. 关心国家大事
B. 忘记国事
C. 只想钓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