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0:07
《折杨柳七首》(第一、二、四首一作王贞白诗)
枝枝交影锁长门,
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
空留莺语到黄昏。
水殿年年占早芳,
柔条偏惹御炉香。
而今万乘多巡狩,
辇路无阴绿草长。
玉楼烟薄不胜芳,
金屋寒轻翠带长。
公子骅骝往何处,
绿阴堪系紫游缰。
嫩叶初齐不耐寒,
风和时拂玉栏干。
君王去日曾攀折,
泣雨伤春翠黛残。
微黄才绽未成阴,
绣户珠帘相映深。
长恨早梅无赖极,
先将春色出前林。
隋家堤上已成尘,
汉将营边不复春。
只向江南并塞北,
酒旗相伴惹行人。
陌上河边千万枝,
怕寒愁雨尽低垂。
黄金穟短人多折,
已恨东风不展眉。
第一首:
枝条交错的影子锁住了长门,嫩绿的颜色曾沾染了雨露的恩泽。凤辇不再来,春天即将逝去,唯有黄昏时莺鸟的啼鸣空留。
第二首:
水殿年年总是占据着早春的芳香,柔软的柳条偏偏惹得御炉的香气。如今,万乘之主多次出巡,辇路上没有阴影,绿草茵茵生长。
第三首:
玉楼的烟雾轻薄得难以承载芳香,金屋的寒气轻轻飘荡,翠带也显得悠长。公子骅骝又往哪里去,绿阴下适合系上紫色的游缰。
第四首:
嫩叶刚刚齐全,不耐寒风,温暖的风轻轻拂过玉栏干。君王离去的日子曾攀折过柳枝,泪水与雨水伤春,翠色的黛眉已然残缺。
段成式,字子休,唐代著名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风格清新脱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折杨柳七首》创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借助杨柳的生机与凋零,抒发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伤,反映了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折杨柳七首》以杨柳为引子,诗人通过对柳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首联“枝枝交影锁长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柳树的秀美与春日的幽静,仿佛可以听到春天的低语。接着,诗人提到“凤辇不来春欲尽”,将春天的短暂与帝王的巡游联系起来,暗示着权力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诗中的意象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愁苦扩展到对历史的感慨,表现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失去的哀伤。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比喻与拟人,使得自然界的景象与人间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诗的最后则通过“已恨东风不展眉”的绝望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孤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通过杨柳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了人世间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
诗中提到的“凤辇”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马车
B. 帝王的车
C. 农民的牛车
答案:B
诗中哪一句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
A. “万乘多巡狩”
B. “泣雨伤春翠黛残”
C. “嫩色曾沾雨露恩”
答案:C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春天的惋惜与怀念
C. 对江南美景的赞美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