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大热》

时间: 2025-05-09 00:34:49

诗句

怫郁厌烦暑,稍欣夕气清。

彷徨不能寐,解带临前庭。

长林激远飚,余凉入疏棂。

白露被百草,河汉上纵横。

山气自高爽,久谐肥遯情。

羲和当此岁,振职在朱明。

金石亦为焦,况乃柔脆形。

阴泉变汤液,久颖成枯茎。

念彼市朝士,复嗟田亩氓。

徙倚待明月,徘徊步列星。

炎蒸岂不苦,复畏秋风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49

原文展示:

怫郁厌烦暑,稍欣夕气清。彷徨不能寐,解带临前庭。长林激远飚,余凉入疏棂。白露被百草,河汉上纵横。山气自高爽,久谐肥遯情。羲和当此岁,振职在朱明。金石亦为焦,况乃柔脆形。阴泉变汤液,久颖成枯茎。念彼市朝士,复嗟田亩氓。徙倚待明月,徘徊步列星。炎蒸岂不苦,复畏秋风生。

白话文翻译:

心中郁闷,厌倦了炎热的夏天,稍微感到傍晚的空气清新。徘徊不定,无法入睡,解开衣带,走到前庭。长林中的风激起远处的飚风,残留的凉意进入稀疏的窗棂。白露覆盖了百草,银河在天空纵横交错。山中的气息自然高爽,长久以来满足于隐居的情趣。羲和在这个季节,职责在朱明(指太阳)。即使是金石也会被烤焦,更何况是柔弱的身体。阴凉的泉水变成了热汤,长久的颖果变成了枯茎。想到那些在市朝中奔波的士人,又感叹田间的农民。倚靠等待明月,徘徊在星辰之间。炎热的蒸烤难道不苦吗,又害怕秋风的到来。

注释:

  • 怫郁:心情郁闷。
  • 烦暑:炎热的夏天。
  • 夕气:傍晚的空气。
  • 彷徨:徘徊不定。
  • 解带:解开衣带。
  • 前庭:前院。
  • 长林:茂密的树林。
  • 远飚:远处的风。
  • 疏棂:稀疏的窗棂。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河汉:银河。
  • 山气:山中的气息。
  • 肥遯:隐居。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 朱明:指太阳。
  • 金石:金属和石头。
  • 柔脆形:柔弱的身体。
  • 阴泉:阴凉的泉水。
  • 汤液:热汤。
  • 久颖:长久的颖果。
  • 枯茎:枯萎的茎。
  • 市朝士:在市朝中奔波的士人。
  • 田亩氓:田间的农民。
  • 徙倚:倚靠。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步列星:在星辰之间徘徊。
  • 炎蒸:炎热的蒸烤。
  • 秋风:秋天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厌倦和对清新空气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傍晚,作者感到心情郁闷,无法入睡,于是走到前庭,感受傍晚的凉风,思考人生和社会的种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炎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厌倦和对清新空气的向往。诗中,“怫郁厌烦暑”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而“稍欣夕气清”则展现了傍晚的清新空气给作者带来的片刻宁静。诗中的自然景象,如“长林激远飚”、“白露被百草”、“河汉上纵横”,都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通过对市朝士人和田亩氓的感叹,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怫郁厌烦暑”: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天的厌倦和郁闷心情。
  2. “稍欣夕气清”:傍晚的清新空气给作者带来了片刻的愉悦。
  3. “彷徨不能寐”:作者徘徊不定,无法入睡,反映了内心的不安。
  4. “解带临前庭”:解开衣带,走到前庭,寻求一丝凉意。
  5. “长林激远飚”:长林中的风激起远处的飚风,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强劲。
  6. “余凉入疏棂”:残留的凉意进入稀疏的窗棂,给人以清凉之感。
  7. “白露被百草”:白露覆盖了百草,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8. “河汉上纵横”:银河在天空纵横交错,增添了诗意。
  9. “山气自高爽”:山中的气息自然高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0. “久谐肥遯情”:长久以来满足于隐居的情趣,反映了作者的隐逸情怀。
  11. “羲和当此岁”:羲和在这个季节,职责在朱明(指太阳),暗示了夏天的炎热。
  12. “金石亦为焦”:即使是金石也会被烤焦,夸张地表达了炎热之甚。
  13. “况乃柔脆形”:更何况是柔弱的身体,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14. “阴泉变汤液”:阴凉的泉水变成了热汤,形象地描绘了炎热的影响。
  15. “久颖成枯茎”:长久的颖果变成了枯茎,比喻了炎热对生命的摧残。
  16. “念彼市朝士”:想到那些在市朝中奔波的士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7. “复嗟田亩氓”:又感叹田间的农民,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8. “徙倚待明月”:倚靠等待明月,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夜晚的向往。
  19. “徘徊步列星”:在星辰之间徘徊,增添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20. “炎蒸岂不苦”:炎热的蒸烤难道不苦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21. “复畏秋风生”:又害怕秋风的到来,反映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石亦为焦”,用金石被烤焦来比喻炎热之甚。
  • 拟人:如“羲和当此岁”,将羲和拟人化为太阳神,赋予其职责。
  • 对仗:如“怫郁厌烦暑,稍欣夕气清”,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炎热夏天的厌倦和对清新空气的向往,同时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的隐逸情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白露:秋天的露水,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
  • 河汉:银河,增添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 山气:山中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象征着夏天的炎热。
  •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了炎热之甚。
  • 阴泉:阴凉的泉水,形象地描绘了炎热的影响。
  • 久颖:长久的颖果,比喻了炎热对生命的摧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怫郁厌烦暑”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A. 愉悦 B. 厌倦 C. 平静 D. 兴奋 答案:B

  2. “稍欣夕气清”中的“夕气”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空气 B. 傍晚的空气 C. 夜晚的空气 D. 午后的空气 答案:B

  3. 诗中“羲和当此岁”中的“羲和”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风 答案:B

  4. “金石亦为焦”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5. 诗中“念彼市朝士”表达了作者对什么人的关注? A. 隐士 B. 士人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夏夜叹》:描绘夏日炎热的景象,表达了对清新空气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清新的景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嵲《夏夜叹》与杜甫《夏夜叹》:两首诗都描绘了夏日炎热的景象,但张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张嵲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吕英父 寄李侍郎 寄湖州赵侍郎 寄郭德顺 寄郭伯瞻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承载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承载 湖学别苏召叟 湖口阻风 湖口邂逅张伯丰同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知足常乐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挤害 闲云孤鹤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充闾之庆 老成持重 车轨共文 丘壤 龜字旁的字 抚案 冰鞋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包含珊的词语有哪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横行不法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