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行野宿寄大光》

时间: 2025-05-01 00:30:24

诗句

樯乌送我入蛮乡,天地无情白发长。

万里回头看北斗,三更不寐听鸣榔。

平生正出元子正,此去还经思旷傍。

投老相逢难衮衮,共恢诗律撼潇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0:24

原文展示:

江行野宿寄大光
樯乌送我入蛮乡,天地无情白发长。
万里回头看北斗,三更不寐听鸣榔。
平生正出元子正,此去还经思旷傍。
投老相逢难衮衮,共恢诗律撼潇湘。

白话文翻译:

在江上行舟野外宿营,心中寄托着对大光的思念。
乌鸦在船桅上哀鸣,送我进入蛮荒之地,天地无情,白发愈发苍苍。
回头望去,北斗星在万里之外,三更时分无法入眠,听着榔头的敲击声。
我一生正值元子正,也就是最好的年华,而此行将经过的路途却让我心中充满思念。
年华已老,再次相逢却如同放纵不羁,想要重拾诗律,依旧在潇湘大地上激荡。

注释:

  • 樯乌:船桅上的乌鸦,象征着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 蛮乡:指偏远的地方,这里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白发长:形容人年纪渐长,白发增多,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北斗:北斗星,古代人用来导航的星座,这里表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 元子正:指人生的最佳时期,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珍惜。

典故解析:

  • 北斗: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北斗星常被视为指引方向的象征,诗人通过回望北斗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 潇湘:潇湘是指湖南地区,古时多有文人墨客吟咏,代表着诗歌的精神故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与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意象丰富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旅行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的背景。

诗歌鉴赏:

《江行野宿寄大光》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异乡旅行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樯乌送我入蛮乡”,通过乌鸦的哀鸣,引发读者对旅途艰辛的联想,展现出一种无情的孤独感。接着,诗人用“天地无情白发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白发象征着年华的流逝,诗人已不再年轻,心中情感愈加沉重。

在描述旅行的场景时,诗人以“万里回头看北斗”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北斗星的象征意义在这里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夜深人静时,诗人无法入眠,只能听着“鸣榔”的声音,反映出他内心的焦虑与思索。

“平生正出元子正,此去还经思旷傍”,表达了对人生最佳时期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即将面对的未知旅程的思绪。最后一句“投老相逢难衮衮,共恢诗律撼潇湘”,表达了对重拾诗歌创作的渴望,尽管年华已老,但仍希望在潇湘大地上继续书写诗篇,激荡起心中的情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令读者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樯乌送我入蛮乡”:乌鸦在船桅上鸣叫,象征着对旅行的送别,暗示进入偏远的地方。
    • “天地无情白发长”:天地冷酷,年华流逝,白发更添愁苦。
    • “万里回头看北斗”:在漫长的旅程中,回望故乡的北斗星,思乡之情愈加浓烈。
    • “三更不寐听鸣榔”:深夜无法入眠,只能听着钟声,内心深感孤寂。
    • “平生正出元子正”:人生正值最佳时期,感叹时光的流逝。
    • “此去还经思旷傍”: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却心中满是思绪。
    • “投老相逢难衮衮”:年纪已大,重聚的机会微乎其微,感慨颇深。
    • “共恢诗律撼潇湘”:希望在潇湘再度书写诗篇,表达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地无情”将天地比作冷酷无情的存在,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如“万里回头”“三更不寐”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故乡深沉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旅程的迷茫,同时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切期待。

意象分析:

  • 樯乌:象征孤独与陪伴,乌鸦的鸣叫与旅途的艰辛形成呼应。
  • 北斗:代表故乡,是诗人心中永恒的指引与思念。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增添了诗的感伤色彩。
  • 鸣榔:传递出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樯乌送我入蛮乡”中的“樯乌”指的是什么?

    • A. 船上的鸟
    • B. 船桅上的乌鸦
    • C. 一种植物
  2. 诗中提到的“北斗”象征着什么?

    • A. 旅行的方向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年龄的增长
  3. “三更不寐听鸣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兴奋
    • B. 孤独与思索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表现思乡情绪与孤独感的作品。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江行野宿寄大光》 vs 《静夜思》:两者皆表现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为直接,而《江行野宿寄大光》则通过旅行的艰辛与对时间的感慨,营造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诗词研究书籍如《宋词三百首》《古诗词鉴赏指南》等。
  • 相关论文和文章,探讨陈与义及其诗歌风格的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司命君 种蔬二首 其二 种蔬二首 其一 过浩山 次韵张龙使君十绝 其二 清溪许希贤自号拙逸为赋四绝 其四 山行二绝 其二 还家二日闻征西军马来人家俱避地寒食独酌有怀诸君 送史水东访馀干张千林 闻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框的字 无患之患 有鬼 安堵乐业 包含博的词语有哪些 飞鸟之景 笑语指麾 鼽嚏 车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胶葛 鬥字旁的字 相视莫逆 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劳击逸 斗字旁的字 拉皮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