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1:00
江行晚兴
陈与义 〔宋代〕
曾听石楼水,今过邵州滩。
一笑供舟子,五年经路难。
云间落日淡,山下东风寒。
烟岭丛花照,夕湾群鹭盘。
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
淹旅非吾病,悠悠良足叹。
我曾在石楼听过流水的声音,如今却经过邵州的滩涂。
我对舟子一笑,过去五年走过的艰难旅途。
云间的落日显得淡薄,山下吹来的东风冷冽。
烟雾缭绕的山岭,丛花映照;夕阳下的湾畔,群鹭翩翩起舞。
生于世上,后来的圣贤们都随世俗而去,了然于心的悲欢。
我在旅途中的困扰并非我的病痛,悠悠的叹息,反倒显得轻松自在。
陈与义(约1070年-1135年),字以蕴,号惭愧山人,宋代诗人及文学家,生于盛世而身处乱世。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思,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
《江行晚兴》写于诗人游历江南时,正值动荡的南宋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表达了对过往艰辛旅程的回忆,和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索。
《江行晚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首联“曾听石楼水,今过邵州滩”迅速引入了诗人的游历,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经历的变化。接下来的“一笑供舟子,五年经路难”则将个人的艰辛与轻松的态度对比,表现出一种达观的哲学。
诗中“云间落日淡,山下东风寒”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渗透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后面的“烟岭丛花照,夕湾群鹭盘”则通过对比,展现出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在最后两句,“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中,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达到了高潮,表现了对世俗的无奈与超脱。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不失乐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悟,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接受与对生命美好的珍惜,体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石楼水”象征什么?
A. 宁静与美好
B. 旅途的艰辛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威严
“云间落日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火红的夕阳
B. 清澈的湖水
C. 柔和的落日
D. 暴风雨来临
诗人对旅途的态度是?
A. 悲伤与绝望
B. 达观与洒脱
C. 恐惧与烦恼
D. 逃避与无奈
以上资料可供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研究的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