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18
长亭怨慢 夏日赋邛池柳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早飘尽乱丝繁絮。
翠老阴多,莫愁门户。
已晚年芳,杜娘凄唱惜金缕。
向人青眼,争识旧时眉妩。
此树太婆娑,动客感依依如许。
悽楚。
隔关河不恨,恨隔梦魂归路。
青青瘴草,更愁断陷河西去。
赋情到伯也蓬飞,想应是铅华弗御。
尽折柳歌残,休问当年张绪。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邛池柳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旧人的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柳絮飞舞的景象,接着提到树荫浓密,不必再为离愁别绪而烦恼。晚年的芳华已逝,杜甫的诗意在此回响,令人感伤。诗中提到与旧友的相识变得模糊,树影婆娑,令客人感到依依不舍。
隔着河流并不怨恨,真正的恨在于梦中无法归去的路途。青绿的瘴气草让人更加忧愁,难以穿越到河西。诗人赋情至伯,仿佛是铅华无法抵挡,最终折柳的歌声已经残破,不必再询问那年张绪的情感。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官宦世家,诗风多以抒情见长,常常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此诗创作于夏季,环境的变化与内心情感的反映紧密相连。邛池作为自然景观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邛池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合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开篇通过“早飘尽乱丝繁絮”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阴影斑驳的盛夏场景。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通过对杜甫的提及,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结合,显示出对传统诗歌的传承与敬仰。
整首诗在意象上巧妙运用,比如“青眼”代表着对旧时情感的渴望,而“隔关河不恨”则表达了对分离的无奈与心灵的孤独。诗中多次提及的“忧愁”与“感依依”,描绘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常与人心的惆怅。尤其在“赋情到伯也蓬飞”一句中,诗人将情感比作飞扬的蓬草,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感,激起了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以邛池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对旧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杜娘”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青青瘴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未来
B. 生活的困扰
C. 友情的美好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A. 排比
B. 拟人
C. 反问
答案: 1-B, 2-B, 3-B
以上是对《长亭怨慢 夏日赋邛池柳》的全面解析,涵盖了诗歌的内容、背景、鉴赏、意象及互动学习,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