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8:25
长亭怨慢 柳线
作者: 吴兰畹 〔清代〕
绿遍东风,未飘香絮。
倩影毵毵,陌头摇碎几丝雨。
送人多矣,休软逐红尘舞。
愿绾住春光,奈惹得花飞无主。
莫误。怕柔痕剪断,错认玉关歧路。
高楼日暮。算蓉镜翠眉生妒。
忍看那尽意缠绵,把无数闲愁牵住。
听几处笛声如怨,寸肠千缕。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忧愁和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东风吹拂,绿意盎然,却没有飘散出香气。倩影柔美,在小路上摇曳,几丝雨水被摇碎。送别的人已经很多,不要再轻易地随波逐流,沉醉于红尘的舞蹈。希望能留住这春光,却又无奈地让花儿飞散无主。别误会,怕那柔情被剪断,误解了玉关的岔路。高楼上日暮西沉,似乎妒忌那水中映照的翠眉。忍心看着那缠绵的情意,却又让无数的闲愁纠缠在心。听到几处笛声如同在怨诉,心中千丝万缕的愁绪难以自已。
吴兰畹,清代女词人,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长,擅长描绘女性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她的词风婉约,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变迁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离别痛苦的深刻感受。
《长亭怨慢 柳线》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整首词以春天的景象开篇,描绘了绿遍的东风和倩影摇曳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离别的忧伤与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紧密相连。
在“送人多矣,休软逐红尘舞”中,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尘世浮华的反思,仿佛在劝诫自己不要沉迷于表面的欢乐。接着,通过“愿绾住春光,奈惹得花飞无主”的描写,诗人又表现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渴望,希望能够把握住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进一步的描写中,诗人提及“高楼日暮”,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嫉妒。最后一句“听几处笛声如怨,寸肠千缕”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笛声如怨,恰似对离别的哀怨,令人心生共鸣。
这首词不仅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更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整体上,吴兰畹通过细腻的情感及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离别愁绪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无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即将失去的感慨,反映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感悟。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离愁
C. 生活
“倩影毵毵”中“倩影”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美丽的身影
C. 美丽的音乐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吴兰畹的《长亭怨慢 柳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与思念,但吴兰畹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关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充分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