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4:25
家有图书便不贫,一湾门径碧溪滨。
山林深密宜今世,梅竹婆娑似故人。
少闭柴门延野叟,多营菜圃慰脾神。
几年役役方休息,收放浑如一钓纶。
家里有书籍就不会贫穷,门前有一条碧绿的溪流。
山林深邃茂密,适合当今的生活,梅树和竹子摇曳,像老朋友一样。
少关柴门,延请乡间的老人,多经营菜园,来慰藉心灵。
经过几年辛苦劳作,终于能够休息,生活就像抛出钓线一样随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明,号梦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获得新居之际,表达了他对新居环境的满意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正值宋代,社会动荡,但文人们依然向往田园的宁静与安逸。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新居的环境,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活。开篇通过“家有图书便不贫”直入主题,说明知识的价值超过物质的富裕。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田园画面:碧溪、深密山林、摇曳的梅竹。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宁静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而“少闭柴门延野叟,多营菜圃慰脾神”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向往。他希望打开家门,欢迎乡间的老人,交流生活的智慧,同时通过经营菜园来滋养身心。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世俗烦扰的逃避与对理想乡村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几年役役方休息,收放浑如一钓纶”则是对劳作的总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从容,仿佛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这种洒脱的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营造出一种理想的居住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知识和精神的富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活方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认为有何东西可以让人不贫?
A. 物质财富
B. 书籍
C. 朋友
诗中提到的“碧溪”象征什么?
A. 忧愁
B. 自然的美好
C. 城市的繁华
“收放浑如一钓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努力拼搏
B. 随意自在
C.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