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值雨无菊》

时间: 2025-05-06 02:18:33

诗句

重阳薄酒且沾唇,岁患虽烦节物新。

昨日未知今日雨,流年不恕老年人。

篱花欠事无黄菊,江草多愁漫白蘋。

何待齐山始酬醉,小孙须办拾头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33

原文展示:

九日值雨无菊
作者: 沈周 〔明代〕

重阳薄酒且沾唇,
岁患虽烦节物新。
昨日未知今日雨,
流年不恕老年人。
篱花欠事无黄菊,
江草多愁漫白蘋。
何待齐山始酬醉,
小孙须办拾头巾。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虽然喝着薄酒,但仅仅是沾了唇,
虽然生活中有烦恼,但节令又是新的。
昨天并不知道今天会下雨,
岁月对老年人并不宽容。
篱笆边的花朵不再盛开,缺少了黄菊,
江边的草愁绪满溢,白蘋随风飘荡。
何必等到齐山的酒才来痛快地喝醉,
小孙子,你还得去把头巾找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 薄酒:指酒量不多,酒质较轻。
  • 岁患: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扰。
  • 流年:指时间的流逝。
  • 篱花:篱笆旁的花。
  • 黄菊:象征重阳节的菊花,因重阳节有赏菊的传统。
  • 江草:江边的草,象征自然与忧愁。
  • 齐山:指齐山,可能是指饮酒的地方。
  • 头巾:用以包头的布巾。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古代有登高、赏菊等习俗,象征长寿和吉祥。
  • 菊花:古人常以菊花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亦象征坚韧的生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字志道,号石田,明代画家和诗人,因其山水画而闻名,亦擅长诗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天气阴雨,诗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孤独感。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特别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节日传统的渴望。

诗歌鉴赏:

《九日值雨无菊》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虽然有节日的名义,但却因为天气的阴雨和生活的烦恼,感到节日的失落。首句“重阳薄酒且沾唇”,以“薄酒”开头,体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淡薄情感。接下来的“岁患虽烦节物新”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中的烦恼与节令的新鲜感之间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昨日未知今日雨”,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感叹,更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流年对老年人显得尤为不公。这种情感通过“篱花欠事无黄菊”和“江草多愁漫白蘋”的意象得以深化,篱笆旁的花朵缺少了传统的黄菊,更显得节日的凋零,而江边的草则充满了愁苦的情绪。

最后两句“何待齐山始酬醉,小孙须办拾头巾”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力感,甚至对年轻一代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与节日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阳薄酒且沾唇:在重阳节,喝着少量的酒,似乎不够尽兴。
  • 岁患虽烦节物新:虽然生活中有烦恼,但节令又是新的,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昨日未知今日雨:昨天并不知道今天会下雨,暗示生活的不确定性。
  • 流年不恕老年人:时间对老年人并不宽容,流逝的岁月让人感到无奈。
  • 篱花欠事无黄菊:篱笆旁的花没有盛开的黄菊,缺少了节日的象征。
  • 江草多愁漫白蘋:江边的草充满愁绪,白蘋随风飘荡,进一步渲染了愁苦的气氛。
  • 何待齐山始酬醉:何必等到齐山的酒才来痛快地喝醉,表达了对及时行乐的渴望。
  • 小孙须办拾头巾:小孙子,你还得去找头巾,暗示着生活中的琐事和责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篱花欠事无黄菊,江草多愁漫白蘋”,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流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老年人生活的感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江草“多愁”,使得自然与人心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节日传统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着长寿、团聚的节日。
  • 薄酒:代表着对节日的淡薄体验。
  • 黄菊:重阳节的象征,代表坚韧与生命。
  • 白蘋:代表自然的忧愁与无奈。
  • 齐山:象征着饮酒的场所与欢乐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d) 十一月

  2. 诗中“流年”主要指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时间的流逝
    c) 四季的更替
    d) 生活的变化

  3. “篱花欠事无黄菊”中的“黄菊”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生命力
    d) 节日的传统

答案:

  1. b) 九月
  2. b) 时间的流逝
  3. d) 节日的传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同样描绘节日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对时间与自然的思考。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y 王维: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与节日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九日值雨无菊》 vs. 《登高》
    • 两首诗都在重阳节这个背景下,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但《九日值雨无菊》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孤独,而《登高》则关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与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沈周研究》
  • 《重阳节文化与习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大雪中李提举惠玻璃泉两榼二首 其二 诗呈同院诸公 其一 冬日杂书六首 其一 夏日池上三首 题画二首 九月十八日梦中作闻雁诗 寄荣子雍 舟中晓思 冬日杂兴六首 其三 霅溪道至四安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触事面墙 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誓状 三雅池 力字旁的字 醵借 无字旁的字 面有饥色 合开头的成语 比权量力 盘马弯弓 觥筹交错 斤字旁的字 抱火卧薪 心脉 厂字头的字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