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3:29
削竹閒裁菊枕,煮茶自洗椰瓢。
一灯摇梦雨萧萧。苔院更无人到。
世翳已除眼缬,愁尘不上眉梢。
布衣来往秀江桥。休问五陵年少。
在清闲的时光里,削竹子做个菊花图案的枕头,煮茶时用椰子壳自洗。
一盏灯摇曳着,伴着细雨的声音,梦中似乎有萧萧雨声。
院子里长满青苔,已经没有人来过。
世俗的烦恼已从眼前消逝,愁苦的尘埃也不再挂在眉梢。
穿着布衣的人在秀江桥上来来往往。别问那五陵的年轻人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五陵年少”出自古代的豪门子弟,意指年轻有为的贵族子弟,诗中对比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奢华的生活。
作者介绍:
文廷式(约1730-1798),清代诗人,以其诗歌清新自然、风格独特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士人隐逸思想流行的时期,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西江月》不仅展示了文廷式的高超诗艺,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诗的开头通过削竹、裁菊以及自洗茶具等细节,展现了诗人闲适的日常,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接着,诗中提到的“雨萧萧”与“苔院无人到”,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清幽,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表露内心的宁静,尽管世间的烦恼已经去除,仍然保持着一种清新自然的态度。最后一句“休问五陵年少”,不仅是对世俗名利的无奈,更是对生活态度的坚定选择。此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自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江月》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文廷式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世翳”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的美丽
C. 诗人的朋友
D. 过去的回忆
“休问五陵年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贪图富贵
B. 对名利的无兴趣
C. 对年轻人的羡慕
D.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