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湘南登临湘楼》

时间: 2025-04-26 13:27:20

诗句

高处望潇湘,花时万井香。

雨馀怜日嫩,岁闺觉春长。

霞刹分危榜,烟波透远光。

情知楼上好,不是仲宣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7:20

原文展示:

湘南登临湘楼
高处望潇湘,花时万井香。
雨馀怜日嫩,岁闺觉春长。
霞刹分危榜,烟波透远光。
情知楼上好,不是仲宣乡。

白话文翻译:

在高处眺望潇湘,花开时节万家飘香。
雨后怜惜阳光温柔,岁月在闺中感到春天绵长。
霞光映照着高高的牌坊,烟波浩渺透出远方的光辉。
我知道楼上风景好,但这里不是仲宣的故乡。

注释:

  • 潇湘:指湘江,位于湖南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 万井香:形容花开的盛况,万家灯火,花香四溢。
  • 雨馀:雨过后,清新的时光。
  • 日嫩:阳光柔和,温暖如春。
  • 岁闺:指长久的岁月在闺房中度过。
  • 情知:心里明白,心中有数。
  • 仲宣乡:指王维的故乡,王维的字是仲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诗人、政治家,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作品多描写人生百态,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诗人登楼远眺,感慨春天的美好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故乡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湘南登临湘楼》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人在高处眺望潇湘,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花香,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思念。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尤其是“情知楼上好,不是仲宣乡”一句,表达了即便眼前的景色再美,也无法替代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怀念。整首诗用词精炼,意象生动,体现了元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高处望潇湘:在高处眺望潇湘,开篇即引入风景,营造出高远的意境。
    2. 花时万井香:花开的季节,万家灯火,花香飘散,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繁荣。
    3. 雨馀怜日嫩:雨后阳光温暖,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4. 岁闺觉春长:在闺中度过的岁月,感受到春天的漫长,突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5. 霞刹分危榜:高高的牌坊映照着霞光,形成美丽的画面。
    6. 烟波透远光:烟波浩渺,远方的光辉,展现出无尽的辽阔。
    7. 情知楼上好:知道楼上的景色非常美好。
    8. 不是仲宣乡:但此地不是故乡,表达出对故乡的眷恋。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如“霞刹分危榜”和“烟波透远光”形成对仗,使诗句更加和谐动人。

  •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潇湘:象征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故乡情。
  • 花时:代表春天的生命力和繁荣。
  • 雨馀:象征着清新与希望。
  • 霞光与烟波: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以及人生的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处望潇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乡之情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生活的厌倦

  2. “情知楼上好,但不是仲宣乡”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楼上的景色美丽
    b)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c) 楼上没有人

答案

  1. a) 思乡之情、 b) 对自然的赞美(正确答案为a和b,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2. b)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正确答案是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元稹的《湘南登临湘楼》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展现了隐居山林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醉花阴 染指甲 醉花阴 醉花阴 惜别 醉花阴 醉花阴 重阳节 醉花阴 次梅云乙酉九日韵。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夔门戏语 醉花阴 答竹韵问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包含蹉的词语有哪些 贻谷 鱼雁沉杳 投鼠忌器 广字头的字 祖开头的成语 花甲之年 二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霜发 逗笑儿 鸩弑 登高而招 包含故的词语有哪些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结尾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花堆锦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