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指巡胡》

时间: 2025-05-02 01:43:17

诗句

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

挺身唯直指,无意独欺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3:17

原文展示

指巡胡
元稹 〔唐代〕
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
挺身唯直指,无意独欺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来排遣内心的烦闷,但他内心中始终怀有正义的情怀,只仰望那些忠诚的人。诗人在此时挺身而出,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并没有意图去欺骗愚弄他人。

注释

  • 遣闷:排遣心中的烦闷,分散内心的不快。
  • 公心:公正的心,指诗人心中对正义的追求。
  • 仰胡:仰望忠诚的胡人,可能指对理想的追求。
  • 挺身:勇敢站出来,展现出坚定的姿态。
  • 直指:直言不讳地指出。
  • 独欺愚:不愿意去欺骗那些愚笨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而诗人内心渴望正义与真理,反映了他在困惑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诗歌鉴赏

《指巡胡》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烦闷的独特理解与处理方式。诗的开头“遣闷多凭酒”,直接交代了心境,酒成为了缓解烦闷的手段,显示出一种无奈的消极态度。然而,随后的“公心只仰胡”则转为积极的追求,诗人要求自己保持内心的公正,与那些忠诚的人共鸣,体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

诗句“挺身唯直指”的表达,彰显了诗人直面现实的勇气,他勇敢地指出社会的不公,而无意去欺骗那些愚笨的人,显示出一份对理想的坚守与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的情感在唐代背景下尤显珍贵,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责任相结合,展现了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既有对自身困境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启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遣闷多凭酒”:通过饮酒来排遣心中的烦闷,反映出一种无奈而又常见的情绪。
    • “公心只仰胡”: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忠诚与正义的向往。
    • “挺身唯直指”:诗人勇敢地站出来,毫不犹豫地指出问题,展现出其正直的态度。
    • “无意独欺愚”:他并不想去欺骗愚笨的人,说明其内心的正义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遣闷”与“公心”,“挺身”与“独欺”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隐喻:酒不仅是排遣烦闷的工具,也象征着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反思。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烦闷”和“理想”展开,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真理与正义的执着追求,呼唤内心的公正与勇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痛苦的解脱与心灵的排遣。
  • 公心:代表了理想与道德的追求。
  • :可能指代忠诚的人,象征着对理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遣闷”是指什么?

    • A. 通过酒来快乐
    • B. 通过酒来排遣烦闷
    • C. 通过酒来愚弄他人
  2. 诗人“挺身唯直指”的态度是什么?

    • A. 逃避现实
    • B. 勇敢指出社会问题
    • C. 只关注自身利益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关注人情与社会现实。
  • 杜甫的《春望》:展现了诗人在动荡环境下的无奈与责任感。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的诗风相似,但元稹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追求,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直面社会的现实与人情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赠黄虚舟 维扬再赠林相士用前韵 满江红·千古襄阳 宜城道间 八声甘州(庚戌重九约诸友登龙山,阻雨) 沁园春(己未初度) 满江红(和刘仓咏雪) 宜兴山房十首 其二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不挠不屈 包含升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包含厉的词语有哪些 清清静静 齲字旁的字 同心协德 鼻开头的成语 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谗讟 事不过三 花靥 猛起 厄字旁的字 各自一家 敦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