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4:10
送郑端州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
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
海有沉珠户,岩无斩砚工。
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
将要前往漳潮的你,看到路旁红色的牙旗迎风招展。
帝王正为瘴气和风俗而忧虑,希望你能带来一阵清风。
海里有沉没的珍珠之门,山岩上没有砚台的工匠。
未来的某一年,你若成为循吏,必定会与古人并肩。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年),字仲明,号惭愧,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常常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对郑端州的送别,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清明风气的向往,也反映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
《送郑端州》是一首深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开头以“想入漳潮境”引入,描绘出漳州的美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随后提到“帝方忧瘴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乱象,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景的担忧。诗中“君可惠清风”表达了对郑端州的寄托,期待他能带来新的气象,改变现状。
接下来的“海有沉珠户,岩无斩砚工”,通过比喻和象征,表现了社会的贫瘠与文化的缺失,暗示着人才的流失和社会的腐败。最后一句“要杂古人中”则是希望郑端州在未来能够成为明理的官吏,与古人并肩,为国家的复兴贡献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理想官吏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牙旗”象征什么?
A. 文化
B. 权威和荣耀
C. 财富
D. 诗歌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惠清风”是希望郑端州能带来___的政治风气。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郑端州的祝福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送郑端州》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刘克庄更注重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理想的寄托,而王勃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前途的期盼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