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27
寄曾子固二首
王安石
崔嵬天门山,江水绕其下。
寒渠已胶舟,欲往岂无马。
时恩缪拘缀,私养难乞假。
低徊适为此,含忧何时写。
吾能好谅直,世或非诡诈。
安得有一廛,相随问耕者。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天门山,江水环绕其下。寒冷的水渠已经结冰,想要前往那里又岂会缺少马匹呢?时光的恩宠使我感到束缚,私下的养生难以请求假期。低头徘徊正是为了这个,心中的忧虑何时才能写出来?我能坦诚直率,世间或许并非全是虚伪。怎么能有一个小店,跟随在身边,询问那耕作的农人呢?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甫,晚号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领军人物,推行新法以图富国强兵,文学成就卓著,尤其在诗词方面,作品风格多样,富于哲理,富有时代感。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展现了他在仕途与生活中的犹豫与困惑,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对个人情感的限制与压迫。
王安石的这首《寄曾子固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天门山的崔嵬和环绕其下的江水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背景,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人在寒冷的水渠旁,想象着自己想去的地方,却因时光的拘束而无法前行,这种矛盾的心境引人深思。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恩宠的感慨,明白私养难以请求假期,暗示着他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个人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他希望能够与农人对话,了解生活的真谛,表露出对真诚人际关系的向往。
全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中,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思,体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真实人际关系的渴望,反映出他对社会责任与个人追求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中描绘的“天门山”象征什么?
A. 现实的束缚
B. 理想与追求
C. 友谊的渴望
D. 时间的流逝
“寒渠已胶舟”中的“胶舟”表示什么?
A. 船只破损
B. 船只被冰冻
C. 船只顺畅
D. 船只失去动力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友谊的怀念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