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9:40
晓莺窗外春啼晓。睡未足把人惊觉。翠被晓寒轻,宝篆沈烟袅。宿酲未解,双娥报道。别院笙歌宴早。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
清晨,窗外的黄莺在啼叫,春天的晨曦悄然来临。刚刚睡醒,尚未恢复精神,惊醒了我。轻薄的被子裹着我,感受到清晨的寒意,仿佛烟雾缭绕。宿醉未醒,两个美丽的女子前来报告。我在别院听到笙歌宴会已经开始。请问海棠花,昨夜开了多少朵呢?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诗作。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诗词创作繁荣,尤其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音韵美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天时节,描写的是清晨的春景和人们生活的闲适。通过黄莺的啼叫、春寒的感受以及宴会的热闹,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海棠春·晓莺窗外春啼晓》以清晨的春景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开篇的“晓莺窗外春啼晓”,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春意的清晨,黄莺的鸣叫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奏响序曲。接下来的“睡未足把人惊觉”则传达了诗人刚刚从梦中醒来,尚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体现了春日的慵懒与惬意。
在诗中,诗人通过“翠被晓寒轻,宝篆沈烟袅”描绘了清晨的轻盈与幽雅,翠被的轻薄与晨寒的交织使得场景更为生动。随着“宿酲未解,双娥报道”,诗人自我揭示了前一夜的欢愉与醉意,两个美丽的女子的出现,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最后,通过“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诗人不仅表现了对春天繁花似锦的渴望,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蕴含了浓厚的春天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清晨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春天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晓莺”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宿酲未解”表达了什么情感?
“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中的海棠花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