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4:56
海棠春 其四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丝丝烛泪多如雨,
捣尽了月中孀杵。
镜听拟来朝,
私卜帘前语。
坐深裙子红都去,
早又是三通谯鼓。
谈解小郎围,
权拔钗为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她如雨般滴落的烛泪,表达了她的伤感和思念。月光下,她用杵捣制香料,想象着明天的来临,私下卜卦,揣测未来的事。她深深坐着,红裙子轻轻飘动,时光已经过去,晨钟已响。她与心上人之间的情感依然密切,甚至愿意将钗子拔下,化作轻松的羽毛。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34-1711),字承恩,号穷庐,晚号梅溪,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词曲。其作品多描写生活情感,风格细腻,富有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于生活中追求情感与艺术的融合,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精神追求与情感纠葛。
《海棠春 其四》是一首以细腻情感为主题的古诗,诗中通过烛泪、月杵等意象,描绘了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的思念与孤独。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怀旧与渴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用词上极为讲究,丝丝烛泪如雨般细腻,展示了女子的柔情与脆弱;而“私卜帘前语”则暗示了她对未来爱情的焦虑与期待,体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无奈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在诗的最后,权拔钗为麈,显现出一种为爱而放下身段、追求自由的决心。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细腻性,使得这首诗具备了丰富的内涵与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渴望,体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坚韧,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丝丝烛泪”指的是什么?
“权拔钗为麈”表示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