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严陵待锁》

时间: 2025-05-02 06:05:25

诗句

关却疏篷只恁休,莫留霜月孤伴舟。

津亭万一商分数,锁到明朝何处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25

严陵待锁

作者: 方岳 〔宋代〕

原文展示:

关却疏篷只恁休,
莫留霜月孤伴舟。
津亭万一商分数,
锁到明朝何处求。


白话文翻译:

关上那疏松的篷子,只是这样停下,
不要让霜月孤独地陪伴着小舟。
在渡口,若是商量分开几次,
到明天锁船时,又该去哪里找呢?


注释:

  • 关却:关上。
  • 疏篷:松散的帆篷。
  • 霜月:指霜降后的月亮,象征寒冷和孤独。
  • 孤伴舟:孤独的船只。
  • 津亭:渡口的亭子。
  • 商分数:商量分开的次数。
  • 锁到:锁船时。

典故解析:

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霜月”常用来比喻寒冷的季节,以及孤独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景升,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方岳晚年,表达他在秋冬时节对孤独和离别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夜晚凉意和舟泊渡口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严陵待锁》是一首充满孤独感的诗,诗人在寒冷的霜月中,描绘了他与小舟的依依惜别。诗的开头“关却疏篷只恁休”,表达了诗人对停泊的舟的留恋,似乎在暗示他不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随着夜色越来越深,霜月的冷意愈加明显,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莫留霜月孤伴舟”这一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霜月映照下的小舟显得愈加孤单,仿佛月光也在嘲讽着诗人的无奈。接下来的“津亭万一商分数”,则引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和相聚,似乎在思考着未来的无常。

“锁到明朝何处求”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往事的缅怀。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渡口,面对小舟和霜月,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关却疏篷只恁休:诗人自言自语,关上了松散的帆篷,暗示着一种停留的状态。
  2. 莫留霜月孤伴舟:提醒自己不要让孤独的霜月陪伴小舟,表现出对孤独的厌恶。
  3. 津亭万一商分数:在渡口,若是要分开,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和无奈。
  4. 锁到明朝何处求:表达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离别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霜月比作孤独的象征,映衬出诗人的心境。
  • 拟人:霜月仿佛在嘲笑诗人的无奈,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对仗:诗中形成了严谨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无奈,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疏篷:象征着停留和无所依靠。
  • 霜月:寒冷和孤独的象征。
  • 小舟:代表着诗人的孤独和漂泊。
  • 津亭:象征着人际交往的场所,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地方。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月”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欢乐

  2. “锁到明朝何处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船只 B. 未来 C. 时间

  3. 诗中的“津亭”指什么?
    A. 一座山 B. 渡口的亭子 C. 一条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比较方岳与李白在描写孤独和离别的方式。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感,而方岳则通过霜月和小舟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两者都通过月亮的意象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但方岳更侧重于孤独感的刻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方岳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济源县裴公亭 皇太子会诗 侍皇太子祖道楚淮南二王诗 侍皇太子宴始平王诗 三月三日诗 杂诗 石淙 和知军毛奎小洞天诗 赋新月 感怀和周铁门韵兼呈汝南公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权许 包含鸦的词语有哪些 狭斜 显赫人物 不得已而为之 艮字旁的字 相沿成俗 心怡神悦 野墅 统计量 詟惧 歹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怡然养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