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33:40
南歌子
苏轼 〔宋代〕
大通愠形于色。
东坡作长短句,令妓歌之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
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这首词描绘了苏轼在宴会上听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的“东坡”指代苏轼本人,他以一种调侃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旷达著称,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在仕途波折与人生起伏中的思考,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淡然。
《南歌子》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在这首词中,苏轼运用了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宴会场景。词中有对美丽女子的瞥见和对和尚的调侃,展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诗的开头通过“愠形于色”引入情绪,随后表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虽然在宴会上享受着繁华,但他心中却暗藏着对往昔的忧愁。在“却愁弥勒下生迟”一句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叹。他对“老婆三五少年时”的怀念,既是对爱情的追忆,也是对青春岁月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其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豁达的生活哲学。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苏轼面对生活时的豁达与洒脱。
苏轼的号是什么?
A) 子瞻
B) 东坡
C) 孟浩然
D) 李白
诗中“溪女方偷眼”意指什么?
A) 偷看风景
B) 偷窥爱情
C) 偷听音乐
D) 偷懒
“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怀念
C) 失落
D) 开心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苏轼的《南歌子》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直接和幽默,而李清照则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女性的柔情,体现了两位诗人在风格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