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0:07
游东西岩
苏轼 〔宋代〕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
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谢公胸怀雅量,正值世道艰难。
更何况我对其情有独钟,感慨在中年时更为深厚。
正因为有丝竹相伴,陶冶情操,获得了多余的欢愉。
曾经担心儿辈觉察,反而使得高雅的情趣被削弱。
独自携带那飘渺之人,上到东西两座山头。
放开怀抱置身于事物之外,倚靠在云泉之畔玩耍。
一旦功名事业成就,那些管仲和蔡邕的议论又何必在乎。
慷慨的桓温与野王,哀歌与清弹相和。
抚须流泪,才知道使君的贤德。
时间如同日月般短暂,卧病在床感到辛酸。
在西州门前痛哭,往日的车马何时再能回来。
只剩下空余的乐趣,古木在烟雾中迷蒙。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苏轼在仕途上屡遭挫折,曾多次被贬,生活颇为艰难。这首《游东西岩》表达了他在困境中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游东西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人生哲学。诗开头提到谢公的雅量,联想到自身的处境,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及音乐与自然,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中,诗人放下世俗的纷扰,享受当下的乐趣。
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变得愈加沉重,诗人对功名的反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理解。最后,诗人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表达了对友人和过往的怀念,结尾则以“古木昏苍烟”收束,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功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和感慨。
诗词测试:
苏轼的《游东西岩》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丝与竹”象征什么?
“恸哭西州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