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6:38
作者: 张鎡〔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余曰人间虚幻,子能毕辞荣宠,清净寡欲,当享万寿。惊觉,因赋此词,乙丑冬十二月也这番真个休休,梦中深谢仙翁教。浮生幻境,向来识破,那堪又老。苦我身心,顺他眼耳,思量颠倒。许多时打,鲇鱼上竹,被人弄知多少。解放微官系缚,似笼槛猿归林草。云山有约,儿孙无债,为谁烦恼。自古高贤,急流勇退,直须闻早。把忧煎换取,长伸脚睡,大开口笑。
我说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你能放下所有的荣华富贵,清净寡欲,自然可以享受长寿。惊醒后,我写下这首词,时值乙丑年的冬天十二月。这次真是彻底的休息,梦中深深感谢仙翁的教诲。浮生如梦,以前就已看透,但如今又老了。苦恼我的身心,随他人的眼耳,思虑反而颠倒。曾几何时,像鲇鱼上竹,被人知道了多少。解放微官的束缚,就像笼中的猿猴终于回归林草。云山有约,儿孙无债,为何还要烦恼呢?自古以来,贤人都是勇于急流勇退,应该早早听从。把忧愁换成轻松,长长地伸腿睡觉,大声地笑出来。
作者介绍: 张鎡,字宗之,号元白,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月,表达对浮生的感悟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与内心的追求。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作者张鎡通过对“虚幻”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诗中对荣华富贵的放下,体现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通过对“清净寡欲”的推崇,作者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诗中,作者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深思。尤其是“浮生幻境,向来识破”的句子,突出了一种对生活的领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作者用“云山有约,儿孙无债”来描绘理想的生活状态,强调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中,张鎡运用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最后以“长伸脚睡,大开口笑”作为结尾,给人一种豁达、洒脱的感觉,仿佛在告诫世人,无论生活多么繁杂,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倡导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对人生的理解与接受。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净寡欲”主要强调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内心的宁静
C. 对名利的渴望
“云山有约,儿孙无债”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理想?
A. 追求名利
B. 享受简单生活
C. 忙于应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