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3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31:06
飞蓬两鬓,容易雪霜欺。能似旧,青青否,一丝丝。不须悲。草木无情物,催换叶,清秋节,芳未歇,寒先彻,底禁持。似我工愁,倘不教憔悴,造物何私。况天涯漂泊后,昨梦都非。老态垂垂。镜先知。念欢事少,忧心悄,吾衰早,复奚辞。长似此,星星矣,欲胡为。莫频窥。一样伤心色,行滋蔓,到吟髭。金粉改,江山在,越悽其。商妇琵琶,咽到无声处,萦损蛾眉。便青春又也,忍忆少年时。醉插花枝。
这首诗的作者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容颜渐老,似乎都被雪霜所欺压。是否还能像从前那样青葱?一丝丝的愁苦也不必悲伤。草木无情,秋天来临,树叶更替,芳香未歇,寒意先至,何必强忍?我似乎在忧愁中耗尽了青春,若不让我憔悴,造物主为何对我如此无情?更何况经历了漂泊,昨日的梦已不再。老态渐显,镜子早已揭示了我的衰老。快乐的事情太少,忧心忡忡,早早衰老,何必再多言?此情如星星般稀疏,何必频频打量?一样的伤心,愁苦滋生,吟唱间愈加苍凉。即使金粉已改,江山依旧,越发感到凄凉。商妇的琵琶声到了无声之处,损伤了她的眉目。青春又何必留恋,只能忍住对少年时光的回忆,醉心于花枝之中。
况周颐(1740-1796),字文韶,号寒山,清代诗人、画家。出身书香世家,早年游历,后仕途顺利,但他更倾心于诗词和绘画。其诗风清雅,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六州歌头》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在经历个人生活的波折后,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因而写下了这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
这首诗通过飞蓬、雪霜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忧愁与无奈。诗人在描绘自身老态时,既感慨又不乏哲理,表达了对过往青春的留恋与对现实时光的无奈。诗中“草木无情物,催换叶”的句子,折射出自然界的无情,与诗人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情感深邃,透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对时光的感慨。作者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尝试寻找内心的安慰与寄托,既有对青春的怀念,又有对生命的坦然接受。
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读来如同轻声吟唱,令人沉醉。尤其是“商妇琵琶,咽到无声处”的描写,既表达了音乐的凄婉,也象征着情感的压抑,使人感同身受。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也能引发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思考。
整首诗以个人的衰老为主题,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青春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飞蓬的象征是什么?
A. 青春
B. 漂泊
C. 快乐
D. 友情
“草木无情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自然的尊重
C.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D. 对青春的怀念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了音乐的凄婉?
A. 金粉
B. 商妇琵琶
C. 飞蓬
D. 清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