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6:40
夜饮席上赋松子
风松有霜子,吹落幽人庭。
幽人畏狼藉,日扫出岩扃。
谁将称远物,乃信涉沧溟。
在夜晚的饮宴上赋诗关于松子的诗,松树上结的霜冻的松子,随风飘落在幽静人的庭院。这个幽静的人害怕狼藉,白天打扫出岩石的门扉。谁能称得上远方的物品,竟然只信任那横渡沧海的人。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文隐,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和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作于梅尧臣隐居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自然和孤独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远方事物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淡泊。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子的意象,巧妙地将自然与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松子作为一种自然产物,象征着宁静和孤独的美好,而风的吹动则暗示着人生中的变化与不确定性。诗中“幽人畏狼藉”,透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隐士的生活虽然宁静,但也面临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恐惧。诗人在日常的打扫中,既是对生活的整理,也象征着内心的反思与自我清理。最后的“谁将称远物”,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对未知的探索,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孤独的哲理思考。
诗中“幽人”指的是?
A. 隐士
B. 武士
C. 君王
答案:A
“风松有霜子”中的“霜子”指的是?
A. 雪花
B. 松子
C. 凉风
答案:B
诗中“狼藉”意指?
A. 整洁
B. 混乱
C. 富饶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