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时间: 2025-05-10 18:00:32

诗句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

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

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

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8:00:32

原文展示: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
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
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
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

白话文翻译:

不要责怪我衣襟沾满鲜血,因为无法再去吊唁故人。
昔日的池水中归来的大雁,春天的信息又能见到谁呢?
我已在空旷的堂前留下影子,却仍然铭刻在守墓的麒麟上。
我的门徒与旧日的官吏,将要在道路旁竖立石碑。

注释:

  • 沾襟血:衣襟上沾染了鲜血,表现出悲痛和无奈。
  • 吊宾:吊唁朋友,表示对亡者的哀悼。
  • 故池:指旧日的池塘,这里象征过去的美好回忆。
  • 春信:春天的消息,隐喻新的开始和希望。
  • 虚堂影:空荡荡的堂屋中的影子,展现孤独感。
  • 守冢麟:守墓的麒麟,象征着对故人的追思与纪念。
  • 门生:指门徒,作者的学生。
  • 旧吏:曾经的官员,暗示与过去的连接。

典故解析:

  • 麒麟:在中国文化中,麒麟是吉祥的象征,常常与贤德之人相联系。用在此处,表达对已故者的尊重与怀念。
  • 春信: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中提及"春信"表明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孟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受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影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作品多选用古典的诗词形式。

创作背景: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是梅尧臣为已故好友杜公所作,表达了对杜公的深切怀念与哀痛。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和对逝去友情的缅怀。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挽词在语言上简练而含蓄,情感深邃而真挚。全诗围绕着对亡友的追忆展开,开头便以“莫怪沾襟血”一句,直接表明了作者因对友人去世而感到的痛苦与无奈。这种情感通过“故池归去雁”进一步深化,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友人的离去,令人感受到一种失落感。

诗中的意象丰富,"虚堂影"和"守冢麟"分别代表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和对往日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而最后两句“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则体现了梅尧臣对逝者的尊重与纪念,表达了对承载友谊的永恒的渴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切,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作品不仅是对友人的挽歌,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怪沾襟血:作者以一种自责的口吻开头,表明因悲痛而泪流满面。
  2. 无由作吊宾:因无法再见故人,感到悲伤与无奈。
  3. 故池归去雁:回忆往昔,暗示时光荏苒,故人已去。
  4. 春信见何人:问及春天的来临,有谁能分享这个喜讯,表现孤独感。
  5. 已写虚堂影:在空荡的堂屋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象征孤寂。
  6. 犹镌守冢麟:铭刻在守墓的麒麟上,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与怀念。
  7. 门生与旧吏:与曾经的学生和旧日的官吏相伴,暗示对过去的追思。
  8. 将立道傍珉:将要在路旁竖立石碑,以纪念逝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沾襟血”比喻悲痛的流泪。
  • 拟人:春信被赋予生命,似乎在询问谁能接受它。
  • 对仗:整首诗虽不严格对仗,但意象和情感的交替使得诗句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友人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深切的怀念。诗中所流露的悲伤与思念,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死时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悲痛与哀伤。
  2. :象征孤独与思乡,暗示过往的美好。
  3. 虚堂:象征孤独与失落。
  4. :象征尊重与怀念。
  5. :象征永恒与纪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

    • A. “莫怪沾襟血”
    • B. “故池归去雁”
    • C. “将立道傍珉”
    • D. “春信见何人”
  2. 诗中提到的“守冢麟”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对逝者的敬意
    • C. 春天的希望
    • D. 旧日的回忆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哀春》:同样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与思念。
  • 李白《夜泊牛津寺》:关于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梅尧臣:李白的诗歌常体现豪放与奔放,而梅尧臣则更为细腻与沉静。两者在表达对生命与友情的看法时,风格迥异,却都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对于宋代诗人的详细介绍与作品分析。
  2. 《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与背景资料。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四时歌四首 其三 子夜歌 子夜四时歌 其十一 子夜歌四首 子夜四时歌 子夜变歌三章 其二 子夜四时歌 冬歌十七首 其四 子夜夏歌 其四 子夜歌 其五 子夜歌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并发症 言吐 高字旁的字 刺结尾的成语 采字旁的字 叉手髻 寡不敌众 長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斗字旁的字 径启者 研味 出言不逊 加膝坠泉 跣足科头 口坠天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