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词》

时间: 2025-05-07 07:06:13

诗句

一双玉手十三弦,移柱高低落鬓边。

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6:13

原文展示:

一双玉手十三弦,
移柱高低落鬓边。
即问向来弹了曲,
羞人不道想夫怜。

白话文翻译:

一双如玉般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游动,
调动着琴柱的高低,鬓发轻轻飘落在肩边。
如果问我以前弹过什么曲子,
我却羞于道出,心中只想他对我的怜爱。

注释:

  • 玉手:指如玉般洁白细腻的手,形容女子的手美丽。
  • 十三弦:指古琴或古筝的琴弦,古代乐器通常有多根弦。
  • 移柱高低:指调整琴柱的高低来改变音调。
  • 落鬓边:指鬓发轻轻落在肩头,形象描绘出女子的柔美。
  • 羞人不道:指心中有话却羞于说出,表现出内心的矛盾和羞涩。

典故解析:

  • 古琴: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常与文人雅士相联系。
  • 夫怜:指对爱人的深情思念,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寸阴,唐代诗人,文学家,和白居易齐名,称为“元白”。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现实生活,擅长描写爱情与人情。

创作背景:

《春词》创作于唐代,正值元稹的爱情生活丰富之际。诗中通过描绘弹琴的女子,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羞涩,反映了诗人对情感的细腻体悟。

诗歌鉴赏:

《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弹奏乐器时的情景,展现了她的优雅和深情。诗中,诗人用“玉手”、“十三弦”等词语,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形象,也象征着她内心的情感与追思。通过“移柱高低落鬓边”,我们可以看到女子在弹琴过程中那种专注与投入,仿佛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情感的流露。

而最后两句“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她的羞涩和对爱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整首诗通过对日常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期盼与思念,既有音乐的美感,又有情感的细腻,展现了元稹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双玉手十三弦:描绘女性的双手,如玉般美丽,正在弹奏十三根弦的乐器。
  2. 移柱高低落鬓边:细致地描写她在调节琴柱时的动作,鬓发轻轻落下,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柔情。
  3. 即问向来弹了曲:表达一种期望,若有人问她曾弹过的曲子。
  4. 羞人不道想夫怜:揭示她心中对爱的思念,却因羞涩而不愿言说,体现了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手”比喻女子手的美丽。
  • 拟人:将琴的高低调节与女子的动作结合,赋予乐器以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弹琴的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羞涩,展现了女性在情感表达中的细腻与矛盾,体现了元稹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 玉手:象征着美丽和纯洁,代表了理想的女性形象。
  • 十三弦:象征音乐和情感的交织,代表着心灵深处的情感表达。
  • 夫怜:代表着爱与思念,体现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手”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乐师的手
    • B. 一位女子的手
    • C. 一位王子的手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几根弦?

    • A. 十根
    • B. 十二根
    • C. 十三根
  3. 诗人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对朋友的思念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头》
  • 白居易《琵琶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元稹的《春词》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描绘了音乐与情感的结合,但《琵琶行》更侧重于表达离愁别绪,而《春词》则是直接表现对爱情的渴望与羞涩。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二 高帅席上 题禾川飞英疏荣阁 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上益公十绝为寿·丹桂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谒易司谏 水调歌头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碧莲峰 上益公十绝为寿·金乌 襄阳雪中寄江西诸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辨劳薪 疋字旁的字 过盛必衰 暑往寒来 精雕细刻 三山二水 工字旁的字 益年 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柯的成语 文字旁的字 明知故犯 生帛 冠山戴粒 髟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赖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