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52
宦游适乐土,宴坐名乐斋。
问君何独乐,胸中高崔嵬。
轩裳傥来物,世途吁可哀。
纷然鸡鹜争,陷阱成祸胎。
不如寻蠹鱼,简编阅兴衰。
万事付杯酒,百年俱劫灰。
搘颐忽长啸,妙想从天回。
人生行乐耳,勿为华发催。
在宦海中游荡,来到这乐土,坐在这名为乐斋的地方宴饮。
我问你为何独自享乐,心中却高耸如崔嵬的山峰。
如果美好的事物都来临,世间的艰难让人感叹可悲。
纷纷扰扰的鸡犬争鸣,陷阱往往导致祸患的发生。
不如去寻找那些虫鱼,简简单单地编纂历史的兴衰。
万事都交给杯中酒,百年之间皆成灰烬。
我靠着下巴忽然长啸,妙想自天而降。
人生在世只需享乐,何必因白发而催促。
张元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态。其诗风简练,情感真挚,常常在平淡中透出哲理的深邃。
此诗创作于宦游生涯中,诗人身处繁华却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借助乐斋的环境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题王岩起乐斋》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张元干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描述在乐斋宴坐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世事的无奈。开篇的“宦游适乐土”,道出了诗人身处官场的复杂与乏味,而“胸中高崔嵬”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和忧虑。在面对世途的艰难与纷扰时,诗人并未沉溺于悲观,而是通过“寻蠹鱼,简编阅兴衰”来追求简单与真实的生活方式。最后的“人生行乐耳,勿为华发催”,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强调了享乐与当下的重要性,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首诗在情感上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生活态度的坚守。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倡导享受生活,珍惜当下,反对沉迷于世俗的纷争与忧虑,提倡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宦游适乐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无奈
“不如寻蠹鱼”中“蠹鱼”象征什么?
A. 名利 B. 平淡生活 C. 复杂人生
诗中提到“百年俱劫灰”,意味着什么?
A. 人生短暂 B. 生活美好 C. 永恒不变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张元干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洒脱,而李白则在豪放中展现对人生的热情与追求。